• 92阅读
  • 0回复

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一向多灾低产的沛县粮棉连续超《纲要》 去年又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粮棉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20
第1版()
专栏:

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一向多灾低产的沛县粮棉连续超《纲要》
去年又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粮棉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新华社南京一九七三年一月十八日电 江苏省沛县县委和县革委会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切实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这个一向多灾低产的地区,连年获得粮棉双丰收。一九七二年战胜干旱、病虫等自然灾害,全县粮棉生产在连续两年超《纲要》的基础上,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十万零七千九百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一百零八斤,总产和单产都比一九七一年增产三成;粮食平均亩产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一成多。林、牧、副、渔各业生产也都有很大发展。
沛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的淮北平原。东连微山湖,西靠大沙河,地势低洼,易旱易涝,沙多碱重,土质瘠薄。一九六四年以前,全县棉花亩产一直停留在二、三十斤上下,粮食产量也很低。全县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以来,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治水改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极改变生产条件。他们在飞沙盐碱地区,大打机井,挖掘地下水源,扩大水浇地面积;在微山湖地区,挖渠道,修堤坝,建涵闸,引湖水灌溉,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初步改变了低产多灾的面貌。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棉花平均亩产达到了八十斤以上;粮食产量也有很大增长。为了使棉花生产更上一层楼,县委总结了几年来领导棉花生产的经验。他们发现,全县棉花产量虽然年年有所提高,可是增产幅度不大,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后进社队棉花生产发展缓慢,亩产长期徘徊在五六十斤上下。为了促进全县棉花平衡增产,去年春天,县委派棉花工作组到敬安、栖山和唐楼三个长期上不去的重点产棉公社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公社棉花生产上不去的原因是,有些领导成员对阶级斗争没有抓紧,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破坏棉花生产,影响了群众种棉的积极性;棉花生产的技术力量也比较薄弱,不少大队和生产队还习惯于用老方法种棉,对棉花管理不善。针对这些情况,县委从县直机关抽调了八十多名干部,分别深入到这三个公社和全县的一批后进大队蹲点,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他们以路线为纲,帮助这些社队狠抓阶级斗争,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同时,从公社到大队都安排一名主要干部分工抓棉花生产,帮助生产队建立棉花专业队伍,配备技术骨干,推广先进的棉花栽培技术。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这三个公社的皮棉平均亩产从原来的五六十斤增加到九十多斤,跨入了先进行列。在县委的领导下,其他一些后进社队也采取各种措施,狠抓棉花生产。去年全县二十五个植棉公社皮棉平均亩产都超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
沛县是个粮棉兼种地区。过去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部分干部、群众把粮棉关系对立起来,不重视棉花生产。少数社队棉花种植计划不落实,棉花的用肥得不到保证,影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三月,县委在粮棉关系处理得较好的王庄公社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推广他们坚持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夺取粮棉双丰收的经验。王庄公社原来粮棉生产发展都较快,后来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少数干部放松了对棉花生产的领导,缩小了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产量下降了,粮食生产也受到影响。近两年来,公社党委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狠批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自由种植”的黑货,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种足、种好棉花,粮棉产量又迅速上升。一九七一年,全社棉花亩产达到一百一十斤。王庄公社棉花生产的经验教训,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只有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既抓好粮食生产,又抓好棉花生产,才能夺取粮棉双丰收。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县委又总结推广了棉花高产单位崔寨公社大搞水利建设、平田整地,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大力积造自然肥料、扩种绿肥作物,发展养猪,解决粮棉争肥的矛盾;统筹兼顾、科学安排,解决粮棉争劳力矛盾的经验。去年冬春,全县掀起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修筑渠道一千一百多条,兴建中小型桥梁涵闸一千五百多座,新打机井八百多眼,扩大了水浇地面积,使全县高产稳产农田达到五十多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五。同时,还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广开肥源。去年全县生猪饲养量比上一年增长了百分之四十,积造的自然肥料平均每亩棉田接近一百担,为夺取粮棉高产创造了条件。
沛县县委和县革委会在领导棉花生产中,带领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他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水、肥、土质等条件,因地制宜地总结和推广行之有效的各种增产经验和措施。在密植问题上,西部沙土地区,土质差、地力薄、棉株长得小,县委就推广小株密植早打顶的经验,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在土质较好,肥源充足的东部沿湖地区,县委通过总结经验,引导群众适当控制棉花密度,使棉花多结桃,结大桃。县委还发动群众平田整地,大搞条垄深翻。去年,全县深翻的棉田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原耕作层四到六寸的基础上加深到半尺至一尺,进一步改良了土壤。为了做好技术普及工作,县委在去年先后举办了县、社棉花生产技术训练班八十多期,帮助社、队培训技术骨干三千多人。全县大部分植棉的生产队都建立了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三结合”科学种棉小组,在夺取棉花高产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