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农业科学在宁夏开花结果——宁夏农业科研人员下乡蹲点作出积极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22
第4版()
专栏:

农业科学在宁夏开花结果
——宁夏农业科研人员下乡蹲点作出积极贡献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密切结合生产斗争实际,自一九五八年成立以来,先后在全区十七个县、市、旗的三十二个社、队和十八个农林牧场建立了科学实验基点。他们采取实验室、试验场、农村基点“三结合”,领导、群众、科研人员“三结合”,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方法,从当地农林牧生产实际出发,进行了三十多个科研项目、六十多个课题的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深入到六盘山区、黄河两岸和沙漠深处的科研人员,和贫下中农一起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先后推广了在当地选育的小麦、水稻、糜子、胡麻等十多个新品种,一般比原有品种增产一到二成。他们还因地制宜地推广了水稻育秧新技术和改革耕作制度,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科研人员蹲点的许多大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有的科研人员过去在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脱离群众,脱离生产实践,用盆栽和小区进行了三十八个试验,得出“宁夏土壤施磷无效”的片面性结论。后来,他们到农村蹲点,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共同试验磷肥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增产效益,发现磷肥施在低洼湖田和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的高田里,对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在,合理施用磷肥,已成为银川平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春小麦是宁夏引黄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过去产量提高很慢,被认为是“低产作物”。科研人员经过深入农村,反复调查研究,发现品种单一和种子严重混杂退化,是春小麦低产的主要原因。于是,他们和群众一起,共同进行科学实验,采用引种与自己选育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引进、选育和推广二十多个春小麦新品种,有效地提高了春小麦的产量,给它摘掉了“低产”帽子。近两年来,宁夏引黄灌区一百多万亩春小麦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四百斤左右,比解放初期的九十七斤提高了三倍多,并且涌现出一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过“长江”的社队。
从前,有些科研人员作过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的研究,但是由于对一年两熟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试验中遇到一些困难就不干了。一九七○年以来,他们重新把“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列为重点研究课题,深入农村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在复种方式、育秧方法、品种选择、合理施肥等方面向有实践经验的老农虚心请教,初步摸索出小青稞复种水稻、小油菜复种水稻、麦稻两熟的一些规律,为宁夏高寒稻区提供了新的增产经验。一九七一年,全区的两熟栽培面积达到两万多亩,一般稻田平均亩产千斤左右。去年,两熟栽培面积又比前年扩大了一倍多。
为了让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普遍开花结果,许多下乡蹲点的科研人员还采取举办技术夜校、开设短期训练班等方式,帮助社队培养了一批不脱产的农民技术员。
(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