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他们战斗在千里乌江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23
第3版()
专栏:

他们战斗在千里乌江上
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乌江天险上,英雄的航道工人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精神,战险滩,斗恶浪,劈危岩,炸暗礁,千难万险无阻挡。他们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用了二十年时间,打通了从贵州大乌江到四川涪陵之间五百多公里长的乌江中下游地段,实现了千里乌江一船通。
危岩绝壁炼红心
乌江天险,险在新滩。新滩,号称乌江险滩之王,两岸奇峰对峙,高耸入云;江中浪涛汹涌,水声震天。在它顺流方向的左岸峭壁上,有一座陡峭的危岩伸向水面。这座危岩高二百五十米,呲牙裂缝,摇摇欲坠。初上岩顶的人,只要向下一看,禁不住头晕目眩。
一九七○年底,航道工人来到了新滩。当地贫下中农热烈欢迎他们来给乌江挖掉这个定时炸弹。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航道工人们,越是艰险越向前。贫苦家庭出身、有二十年航道工龄的苗族工人吴学英,勇敢地接受了领导交给的任务,和几个老工人一道上山探险。他们脚踏危岩,身临数百米高的绝壁,砍除荆棘,开辟险道,下到了数十米深、漆黑不见五指的裂缝里进行勘察。裂缝越往下伸越窄、越危险,透过裂缝,可以看到下面白浪滚滚的江面。吴学英想起了当年红军抢渡乌江的英雄事迹,和同志们坚持前进,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在寒风刺骨的数九天,挖炮洞的战斗打响了。工人们日夜三班在坚硬如铁的岩石上开凿炮洞。没有电灯,在洞里点起马灯照明;夜间钢钎磨秃了,就用手电筒照着修理。锤把磨破了双手,汗水湿透了衣衫,大家全然不顾。为了让别的同志在比较安全的地段操作,吴学英往往挑那些离悬岩边缘最近的炮洞点干活。他明知道在裂缝里打炮眼很危险,但是为了彻底炸除危岩,常常自告奋勇下到那里打眼装炮。同志们都赞扬他:“哪里最艰险,哪里就有吴学英。”象吴学英这样充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航道工人,在工地上还有许多。
经过两年的努力,航道工人在新滩炸除了危岩、明礁和暗礁七万多方。这些岩石如果用来铺一条一米高、一米宽的路,可以铺八十公里长。
水上轻骑斗暗礁
一九七二年初春,乌江两岸天寒地冻。巍巍群山白雪皑皑,茫茫大地银装素裹。面临这少见的严寒天气,乌江航道工人们想到的是:冬天枯水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应该抓紧这个时间加紧疏通乌江中游航道,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一支支水上轻骑兵——流动爆破组成立了。他们的任务是:消灭航道上零星分散的暗礁。共产党员、老工人柳清明率领一个组,带上了工具、炸药、行李和粮食,拉着小木船从思南溯江而上。这个组负责的一段航道上,险滩密布,暗礁四伏。什么“雷神”、“鬼错路”、“豹子滩”等等,只要听一听这些滩的名称,就可以想到它们的险恶状况。这些险滩,都列入了特级碍航险滩的施工计划。航道工人们面对着这样艰巨的任务,豪迈地说:乌江的航道就是从礁石丛中打出来的。随着震耳的爆破声,牛家刀滩的弯窄航道加宽了,豹子滩航道上鼎脚立着的三个礁石从海图上消失了,雷神滩自从清除了暗礁后,江水再也不发出雷鸣般的吼声了。险滩暗礁被英雄的航道工人们一个个地征服了。他们在整治“鬼错路”滩的时候,起初是站在船上用铁齿耙把炸下来的碎石掏起来拉走,把河槽掏深。可是在船上干活使不上劲,工效很低。眼看春汛即将来临,这里一涨水就看不清航道,船容易触礁,时间不等人,怎么办?大家认为眼下唯一有效的办法是人下水掏槽。这时正是天寒地冻,船头上的冰有寸把厚,柳清明毫不迟疑地首先脱衣下水。共产党员带头,其他工人一个个紧紧跟上。大家在齐腰深的刺骨冰水里掏石挖槽,终于抢在季节前完成了任务,使“鬼错路”变成了“阳关道”。
力争上游永向前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底,水油和刹油两个工地的航道工人刚刚结束对几个险滩的整治工作,又奔向开发上游的新目标——大乌江。
大乌江,是当年红军抢渡乌江的主要渡口之一。在这个渡口上端狭窄的江面上,一座九千多立方米的巨石——中堆号,象小山似地堵在河床中间。这里弯急浪高,暗礁密布,不要说机动船过不去,就是木船也难通过。
原来,扫除“中堆号”是列入一九七三年计划的。可是,早已完成一九七二年生产任务的航道工人,难道能坐等一个月再向这座巨石发动进攻吗?不能!他们决定立即前进,向顽石进军。
乌江河谷的冬天,雨雾蒙蒙,霜风袭人。航道工人们忘记了寒冷,天刚亮就背上凿岩机,带上钢钎、铁锤,登上小木船,乘风破浪,前往工地。在那长四十四米、宽二十四米、高十一米的孤岛上,突突突的凿岩机声和清脆的钢钎撬棍声,把汹涌的浪涛声都给压住了。工人们有的用凿岩机打炮眼,有的忙着用钉耙和锄头把被炸碎的小石块抛入江中。大家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在二号凿岩机组,有个小伙子干得特别起劲。他的名字叫冉隆生,是个班长。三年前,当他复员刚来这里的时候,对成年累月同急流险滩打交道,很不习惯。后来,是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使他懂得了修整河道是为了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他开始安下心来。经过勤学苦练和同志们的帮助,冉隆生初步掌握了使用凿岩机的技术。这次他来到“中堆号”工地,听到这里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心情十分激动。当一号凿岩机组创造了一天打眼二十二米多的好成绩后,他就努力追赶,毫不示弱,和组里的同志们一起,创造了一天打眼二十一米的成绩。
就这样,航道工人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挖山不止。不过一个多月,“中堆号”山头就被削掉了三分之一。他们决心再接再厉,叫“中堆号”从乌江海图上消失。那时,一条通向乌江上游的机动船航道将以这里作为新的起点!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