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科学种田中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24
第4版()
专栏:

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在科学种田中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中共辽宁省金县委员会
过去,我们县的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二、三百斤,一九七一年达到了五百九十斤。生产斗争的实践教育了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把事情办好。
新法与旧法
近几年来,我们县实行作物间种、套种、复种,打破了过去庄稼“海种”的旧习惯。这些新的耕作方法,改善了农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了株数,扩大了播种指数,更好地挖掘土地潜力,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随着间、套、复种面积的扩大和年复一年的延续,有的作物增产幅度大,有的作物增产幅度小,有的作物,如花生却减了产。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进行了调查,发现实行间、套、复种以后,出现了粮食和油料作物倒不开茬的矛盾,每年约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花生种重茬。这样就使花生品种逐年退化,秸棵小,病虫害多,产量低。
“海种”的耕作方法,对于高棵作物来说,通风透光条件差,影响产量,但却为另一些作物提供了成块地倒茬轮作的条件。我们在推广间、套、复种的过程中,没有注意研究和运用倒茬轮作的合理经验,去解决间种和倒茬的矛盾。辩证唯物论认为:对于具体事物要作具体的分析。旧的耕作方法,有其保守落后的一面,但也有合理的部分。对过去的耕作方法不能全部否定,只能否定错误的东西,继承正确的东西。新法是在旧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的说来比旧法好,但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充实和完善。只有把广大劳动群众多年积累的好经验继承下来,加以发展,使新的耕作方法逐渐完善,农业生产才能不断提高。
矛盾找到了,我们和广大群众一起在试验田里进行倒茬轮作试验,初步摸索出适合本地的四种倒茬形式。一是高粱与花生“六比六”间作;二是高、中、矮棵间作,就是两垄苞米、四垄谷子与六垄花生间作;三是粮、豆、油间作,就是四垄苞米中间种两垄大豆与六垄花生。这三种间作形式都是行间倒茬。四是粮、粮间作,地块倒茬,就是在一块地里实行苞米与谷子、小高粱等高、中棵间作,为下一年播种花生准备好茬口。这几种间作形式,把间作与倒茬结合起来,使各种作物都增产。
普遍推广与因地制宜
一九七○年春天,我们发现小莲泡大队种的米大麦获得了亩产四百斤的好收成。当时我们增产心切,就主观地设想,如果把全县的花生地都套种米大麦,不就能多抢一茬粮吗?于是,我们就让全县在花生地里套种了九万多亩米大麦。可是到收获时,产量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同样品种的米大麦,为什么在小莲泡大队获得高产,推广到另一些社队却变成低产了呢?群众告诉我们:“米大麦的生长规律是‘种在凌上,长在水上,收在火上’。咱把米大麦种在‘土层不过半铁锨,三天无雨地冒烟’的坡地上,怎么能长好呢?”这番话启发了我们,我们对全县套种米大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原来,小莲泡大队是把米大麦种在低洼地里,水利条件好,追肥灌水都很及时,适应了米大麦的生长条件。可是有些丘陵地区的社队因为平地少,却把米大麦种在没有水源的山地上,天旱浇不上水,没有适应它的生长规律。套种米大麦是一项增产措施,但必须具有这种作物自身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我们推广套种米大麦收效很小,就是因为有些社队还不具备这个条件。我们忽视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这个教训使我们认识到,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它们有共同的特点,但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按照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办事。如果不看客观条件的差别,一味强调“一刀切”,就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规律。
强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不是甘当大自然的奴隶,消极地适应自然条件,而是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因此,我们在反对主观主义的同时,又要注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有些不具备种米大麦条件的社队,就发动群众搞土地平整,兴修水利,积极创造适合米大麦生长的条件,因地制宜地落实了米大麦的播种面积,合理地掌握了播种期,使米大麦增了产。
不断总结,反复实践
一九七○年,我们县实行苞米与花生
“一比三”间作以后,粮食大幅度增产。但是,花生产量却没有上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社队调查研究。苞米与花生“一比三”间种,进一步改善了苞米的通风透光条件。可是,花生也需要通风透光,由于苞米行间太窄,造成苞米与花生在地上争风争光,在地下争水争肥。有些伏茎花生因为争阳光而长成了立茎,扎不下针,影响结果。怎样才能种得更科学一些呢?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出现新问题,正是向我们提出继续实践的新课题。在实行某种先进方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点问题,就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如果实行某种先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就认为可以一劳永逸,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只有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才能逐步地掌握农业生产的规律。
为了解决苞米与花生间种争阳光、争水肥的矛盾,我们决定和群众一起再实践,再认识。董家沟公社城南大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把苞米与花生“一比三”间作改为“二比六”间作,适当加宽了苞米行间,粮食和花生都增了产。其中有一百亩地,苞米平均亩产一千八百斤,花生平均亩产一百七十斤,比“一比三”间种增产了几成。群众的实践经验,使我们对粮油间作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第二年,我们推广了苞米与花生“二比六”间作,并在其它措施上下了功夫,结果全县不仅粮食继续增产,而且花生平均亩产比前一年提高了百分之二十,获得了粮油双丰收。
客观事物的发展永远没有完结,我们对农业生产的规律性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完结。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在反复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不断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