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东风吹遍三省坡——记湘桂黔交界处各族人民团结战斗夺取胜利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25
第2版()
专栏:

东风吹遍三省坡
——记湘桂黔交界处各族人民团结战斗夺取胜利的事迹
在湘、桂、黔的交界处有个三省坡,东面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公社,南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公社,西面是贵州省黎平县新化公社。居住在这里的侗、苗、瑶、汉四个民族的人民,高举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东风,使今天的三省坡处处盛开着团结胜利之花。
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广西独峒公社党委书记吴永彬和湖南独坡公社党委书记殷德忠,都是贫苦农民出身的侗族干部。
一九六九年底,独坡公社新的党委成立后,殷德忠日夜琢磨着一个问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激发了广大群众
“农业学大寨”的积极性,要尽快改变独坡的面貌,关键就看带头人。听人说,广西独峒公社学大寨学得好,他便登门取经。
独峒公社的党委书记吴永彬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邻居和战友,他们畅谈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体会,交流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吴永彬在独峒公社长大,以前他认为自己在这里人熟地熟,凭想当然办事,碰过不少钉子。有一次,县里下达给独峒公社五千亩造林计划,他想遍山都是茶油树,往哪里造?就向县里要求减少任务。后来,在县委领导同志的帮助下,他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的教导,走遍了全公社,虚心向群众学习,摸清了情况,发动群众奋战一个冬春,超额完成了造林任务。实践使吴永彬认识到:群众有许多好经验、好办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吴永彬的切身体会,对殷德忠启发很大。原来,殷德忠到独坡工作整整十年了,以前他总认为指挥生产,处理问题,闭着眼睛也能说出一二三。因为背上了这个“包袱”,眼睛看不到新事物,工作总是进步不大。现在他找到了问题,心里豁亮起来,决心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重新认识独坡,改造独坡。
在独坡这个高寒山区,能不能种双季稻?有人说“一季种好了就不简单,还想种两季?”殷德忠深入到坎寨大队蹲点,和社员一道边试验边摸索,终于掌握了双季稻的生长规律,全大队双季稻面积由三十亩迅速扩大到五百亩,亩产都在八百斤以上。坎寨大队的经验在全公社推广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独坡公社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取得的成绩,又给独峒公社很大鼓舞。吴永彬亲自带领全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干部翻山越岭,到独坡公社参观。就这样,两个公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被人们誉为三省坡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模范。
齐心协力 兴修水利
在三省坡的深山峡谷中,有一条溪流。沿岸的侗、苗、瑶、汉族人民,为了改变山区面貌,夺取农业丰收,早就想在这条溪流上的大塘坳拦溪筑坝,修建一座水库。但是,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各族人民的这一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一九六九年,广西独峒公社和贵州新化公社的贫下中农,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指引下,共同制定了修建大塘坳水库的施工方案,成立了联合指挥部。不久,两千多名各族男女社员,浩浩荡荡开赴工地,安营扎寨,投入了修建水库的战斗。
一次,瑶族民工放炮取岩,七个炮眼响了六个。班长石良福以为哑了一炮,决定立即排除。可是走近一看,导火线还在“嗤、嗤”地燃着。危险!石良福转身就跑。躲在安全沟里的侗族民工秦宪章看见后万分着急,就大喊了一声:“快卧倒!”又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石良福按倒在地,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他。一声巨响,乱石纷飞,石良福和秦宪章都没有受伤。
独峒、新化两个公社在大塘坳修建水库的消息,传到湖南独坡公社。公社党委负责同志亲自带领三十四名侗、苗、汉族社员代表上工地学习,并送来了工程急需的木材,许多贫下中农还把蔬菜送到了工地。
经过各族人民三年的团结战斗,三省坡上巍然耸立起一座高五十米,长一百多米的拦水大坝。水库胜利竣工了,可以蓄水一百八十万方,使两个公社的两千亩稻田实现自流灌溉,旱涝保收,还可开垦新田一千二百多亩。水库命名时,三省坡的各族人民说:“就叫‘团结水库’好!”
互相帮助 改变面貌
湖南省独坡公社新丰大队的侗族贫下中农,有一百多亩稻田在距山寨十多里路远的王天沟,由于耕作粗放和野兽危害,产量一直很低。一九六九年冬天,他们决定抽一部分社员迁居这里,改变低产面貌。
居住在王天沟附近的贵州省新化公社高山大队的瑶族、侗族干部和社员,热情欢迎新来的邻居。没有房子住,他们就帮助运木料、搭草棚;缺少农具,他们就主动借给。六十多岁的瑶族老贫农黄明体,想起解放前侗、瑶人民同喝一溪水,同耕一冲田,讨饭时同走一条路,同住一个洞;今天,在共产党、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各族人民肩并肩、手拉手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想到这些,黄明体老大爷心情格外激动。他每天起早贪黑,冒严寒,爬陡坡,割来一担又一担茅草,把侗族社员的房子围得严严实实。就这样,在侗族人民的帮助下,王天沟生产队的干部社员克服了各种困难,改土增肥,推广良种,只两年时间,就使这里的粮食产量由五万多斤增加到七万多斤。
一次,高山大队不幸发生了火灾。新丰大队的干部社员把阶级兄弟的困难看成是自己的困难。大队党支部一面派人前往慰问,一面帮助恢复生产。高山大队耕牛不足,生产进度慢,新丰大队又挑选了四头膘肥体壮的大黄牯去支援。这一年,高山大队虽然遇火灾,又受旱灾,但粮食亩产仍跨过了《纲要》。
时刻警惕敌人破坏
三省坡的各族人民,时刻不忘党的基本路线,团结一致,战胜敌人。
有一次,广西独峒公社玉马大队有个没有改造好的富农分子挑动几个不明真相的人,上山铲掉了湖南独坡公社孟冲大队的庄稼。孟冲大队一个地主分子便乘机煽动,妄图挑起纠纷,破坏民族团结。两个大队党支部的领导成员牢记毛主席关于“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的伟大教导,深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揭露敌人破坏团结的阴谋。
孟冲寨上,六十八岁的苗族老贫农潘启右,向大家沉痛地诉说了一件悲惨的往事:那是在一九三九年,三省坡的苗王、寨佬为了争夺一块山林,挑起民族纠纷。事后,苗王、寨佬又串通一气,勾结国民党反动派,抓去三个无辜的贫苦农民坐牢抵罪,逼得许多阶级兄弟卖儿卖女,流落他乡。苗王、寨佬还乘机在两省交界处立了一块大石碑,不准边界两边人民来往。解放后,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边境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斗倒了寨佬、苗王,砸烂了石碑。这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使大家的阶级觉悟提高了,眼睛更亮了。孟冲大队和玉马大队的贫下中农揪出了本大队进行破坏的阶级敌人,进一步增强了革命团结。
斗争实践增强了三省坡各族人民的阶级斗争观念,他们进一步健全了联防组织,加强了民兵建设,经常在一起分析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百倍警惕阶级敌人的破坏和捣乱。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