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中伊友谊源远流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26
第6版()
专栏:

中伊友谊源远流长
周一良
中国和伊朗都是亚洲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家,陆上的“丝绸之路”和广州与波斯湾之间的海上航线,把两国联系起来,自古以来就有着频繁的友好往来和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以后,中国人民和伊朗人民有着共同的命运,都对外来的侵略和奴役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温习一下两千多年来友好关系的历史,我们更加感觉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衷心地祝愿这种友谊根深叶茂。
中国古代称伊朗为安息,后又称为波斯。早在公元前二世纪,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他的副使就到了安息,安息随即派使臣来中国。这是中伊两国往来的开始,以后连绵不断。公元二世纪中期,安息王子安世高来到东汉首都洛阳,把佛经翻译成汉文,二十多年译成了三十四部,当时人称赞他的译文明确易懂。五世纪后半叶到六世纪初,几十年中,波斯十次遣使来中国。七、八世纪时,波斯和中国唐朝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隔不几年就有使臣来往。唐代来中国的波斯人,有的在中国政府中担任了官职。波斯商人的足迹,不仅遍于广州、泉州等沿海对外贸易繁荣的城市,而且也多聚居于扬州、洪州(南昌)等内地城市,至于长安、洛阳,更是波斯商人活跃的地方。他们经营商业,开设酒店。有的商人留居在中国不归,唐末的李珣,就是居留在四川的卖香药的波斯商人后裔。他编有《海药本草》,其中介绍了不少波斯药材。李珣还长于文学,留下了几十首词,是唐五代时有名词人之一。七世纪中叶,波斯萨珊朝灭亡,王子卑路斯父子流亡到中国,定居下来。这些都反映了当时两国的友好关系。
使臣和商人的来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伊朗很多植物移植到中国,中国人民今天喜欢吃的菠菜,就是唐代从波斯引进的,一千多年以来,这个名称还使人忆起它遥远的故乡。张骞从中亚的大宛带回了葡萄种子,大宛和伊朗联系密切,有人认为“葡萄”这个名称就来源于波斯语。唐代广州有波斯枣,当时被人称为“味甘如饴”,很受欢迎,和我们今天吃的伊拉克椰枣是同一品种。汉语的“狮”字来自波斯语,从唐朝到明朝,伊朗多次赠送狮子给中国。今天中国杂技的“狮舞”到伊朗表演,又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伊朗人民说,狮舞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从唐代直到明代,中国流行一种称为波罗球的体育活动,分为两队,骑在马上,用头部弯曲的长棍把木球打进门。陕西发现的唐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就有当时打马球图。这种马球也是从伊朗传进中国的。今天的冰球,就是从马球发展而来的。
随着波斯商人的来华,他们所信奉的宗教也传入中国,例如火祅(读xiān音掀)教。唐代长安、洛阳、武威、敦煌等地都有祅祠。从伊朗传入的宗教还有摩尼教,它的教义宣传光明和黑暗相斗争。宋代以后,这种信仰多次成为农民起义所利用的旗帜。
沿着“丝绸之路”,不少中国的药材如大黄、肉桂,还有称为白铜的铜合金,都运销到伊朗。白铜当时在伊朗叫做“中国石”,极被重视,用以制造矛头和鱼杈。中国的纸很早就传入伊朗,伊朗工匠学会造纸术后,制造出又薄又细的纸,还用贝壳粉涂纸面,使它洁白光滑,易于书写。当然,中国长时期中输入伊朗的最为大宗而重要的商品还是丝绸。自从安息王朝时期,伊朗就控制了中国丝绸输往大秦(罗马)的要道,从而在这方面对西方处于有利地位。伊朗著名诗人费尔多西(死于一○二五年左右)曾经高度评介“中国锦”,誉为卓越的装饰品。沿“丝绸之路”的一些地方,都曾发掘出各种彩色和花纹的丝织品,可以想见当年这条路上转运丝绸的繁忙状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伊两国工匠互相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制出新品种。吐鲁番阿斯塔那发现的锦上有联珠对鹿、对狮、对孔雀的花纹图案(即用圆点连成一圈,在圈内有一对鸟或兽),纬线上起花。从花纹风格到织法都表现出伊朗传统,可能是中国工匠织造出来,准备销行伊朗的产品。同样,在伊朗也发现采用中国灵芝、龙纹图案的带金线的锦,是伊朗工匠学习中国的结果。此外,伊朗发掘出的磁器,有的是唐三彩式,有的形制花纹都类似宋代白磁。中伊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劳动都有过很高评价。七世纪旅行西亚、南亚的玄奘曾记载说,波斯国“多工技,凡诸造作,邻境所秀”。十五世纪初来华的伊朗使团成员火者盖耶苏丁,在旅行记里称赞中国工匠磨石、制磁、烧砖、盖房等技术,说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和他们竞争。
十三世纪以后,在伊朗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可以看到中国的一些影响。十三世纪末,伊朗发行纸币,就用中国名字称为“钞”。更重要的,是伊朗第一次采用了中国的印刷术来印制纸币。这时期的伊朗绘画,也显著地表现出中国画风的影响,主要的如人物画里背景山水的写意画法,粗细线条相间使用的人物素描,比较柔和的色彩等。这些影响,到十七世纪绘画中还隐约可见。汉语中一些词汇,如“牌子”(上刻皇帝诏旨或通行证之类)、“大王”、“丞相”等,这时也都在波斯语里安家落户了。
波斯湾东岸的施拉夫城,是九世纪中叶到十二世纪中叶(唐末到宋)伊朗和东方贸易的主要港口。这里的商人由海路到泉州、广州以及东亚其它港口经商。施拉夫城形成一座颇为富庶的城市。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波斯湾口另一城市忽鲁谟斯兴起,成为伊朗驶往东方的商船的起点。十五世纪前期,明朝郑和的船队七次到海外访问通商,曾经几次到过忽鲁谟斯。郑和的随行人员留下关于这座城市的记载,说它“边海倚山,各水陆番货客商,都到此赶集买卖”。一四一八年,郑和船队在最远的一次航行中,就曾访问忽鲁谟斯。在第二年即一四一九年,伊朗又派遣使团由陆路到北京,使团成员画家火者盖耶苏丁在旅行记里详细描写所见所闻,对于中国的殷勤接待表示十分满意。短短两年之间中国伊朗人员水陆两路互相来往,这不是中伊两国友谊关系历史上值得特别指出的吗?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也给中伊两国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增添了实物见证。西安唐代窖藏发现伊朗萨珊朝库斯老二世(五九○——六二八)时的银币。有一个皮囊形银扁壶,造形和花纹都表现出萨珊文化风格。还有单柄八棱金杯,每面雕出乐工舞伎纹样,有的柄部上端附有高鼻多须人脸,更无疑是来自异域的文物。联系到日本正仓院所藏唐朝胡瓶与萨珊文物酷似的形制,我们对于萨珊朝与唐朝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九七一年七月中伊建交以来,两国的传统友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光彩。短短的两年来,中伊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来往,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去年九月,继伊朗国王的妹妹阿什拉芙公主和法蒂玛公主来我国访问之后,法拉赫·巴列维王后陛下在胡韦达首相的陪同下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带来了伊朗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为加强中伊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伊两国友好关系的新发展,不仅体现了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也符合亚洲人民团结反帝的共同愿望。
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伊朗政府和人民在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国王陛下的领导下,在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保卫民族资源以及建设自己的国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伊朗在工业、农业以及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根据伊朗官方公布,一九七一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百分之十四点三。目前,伊朗全国大学生已超过九万七千人。初等和中等学校学生已增到四百七十万人。一九六三年以来,伊朗政府还在全国开展了扫盲运动。
中国人民衷心祝愿伊朗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祝愿中伊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