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今日黄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27
第2版()
专栏:

今日黄石
自武汉乘江轮东下一百四十二公里,就到了我国新兴工业城市黄石。登上市中心的海观山顶,只见长达二十华里的沿江大道,恰如一条彩练,把无数工厂街道连在一起。一座座烟囱,耸入云天;一幢幢厂房,鳞次栉比;繁忙的码头上,千船竞发;纵横交错的铁路和公路上,车辆奔驰。整个黄石一片繁荣兴旺景象。
黄石临江靠山,矿藏丰富。早在南宋时期,就有人在这里开矿冶铜,打刀铸剑。但是,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腐败无能,这块宝地受尽了外国侵略者的践踏和摧残。至今留在铁山矿区的一座碉堡和市区江边两个圆形水泥墩上卸矿机的残迹,就是帝国主义掠夺黄石资源的见证。日本侵略者占领期间,他们在这里逼着矿工开矿,又通过卸矿机装船外运,共劫走矿石一千多万吨。到解放前夕,遍地宝藏的黄石,被弄得衰微破败,满目凄凉。
一九四九年五月,黄石人民从苦难的深渊中得到解放。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八年,伟大领袖毛主席两次亲临黄石视察。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黄石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用自己的双手迅速改变着黄石的面貌。解放前,这里只有五座破烂不堪的厂矿,生产五、六种产品;如今,各种厂矿共有四百二十二个,工业产品有四千多种。一九七二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一百八十八倍,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一倍多。其中,钢铁工业产值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五千六百四十六倍,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一倍。
这些不平凡的数字,深刻地反映了黄石地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八十二年历史的大冶钢厂,是旧中国的第一座钢铁厂。解放前的五十九年中,这个厂没有生产多少钢铁,解放前夕,完全陷入停产状态。高炉上雀窝累累,厂区里杂草丛丛。解放以后,广大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夜以继日,艰苦奋斗,只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就在满是臭水塘、一片乱石岗的废墟上,建成了一座拥有炼钢、轧钢、锻钢、热处理、耐火材料等成套设备的现代化钢厂。刚开始,工人们不熟悉新设备,不懂得操作技术,他们发扬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向困难开战。那些日子,工人们真是守炉吃,伴炉眠,终于掌握了技术,积累了经验,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解放初期,这个厂只能生产六种钢,现在增加到近千种。在大冶钢厂的支援和帮助下,近两年,黄石市又有两座钢铁厂投入生产。入夜,铁水奔流,钢花飞舞,映红了满江水,照亮了半边天。
和大冶钢厂一样,有着近九十年历史的大冶铁矿,同样焕发了青春。来到铁山矿区,只见电铲挥舞巨臂,穿孔机巍然挺立,电机车环山奔驰,十里矿山,一片沸腾。原来有二百七十多米高的狮子山和尖山,一齐被削去了二百四十米。大片红褐色、铁灰色的矿石,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这座在解放前被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糟踏得千疮百孔的矿山,早在一九五八年就建设成为一座大型机械化、电气化的露天铁矿。这一年九月十五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矿山视察。大冶铁矿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把伟大领袖的亲切关怀化为巨大力量,他们战严寒,斗酷暑,以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开山取宝,向武钢高炉源源不断地送去优质矿石,为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作出了贡献。
二十几年来,黄石地区一个个老厂矿获得了新生,一批批新厂矿如雨后春笋。现在的黄石发电厂,二十年前还是一座荒山,工人们靠自己的双手搬走了靠江的一座小山,迅速建起了规模宏伟的发电厂。华新水泥厂的前身,是二十七年前由一条飘着星条旗的轮船拖来的,生产全靠工人肩挑、筐抬、手拉。解放后,黄石工人重新建设了这个厂,现在整个生产流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一九七二年这个厂十天生产的水泥,就相当于解放初期一年的产量。黄石第二针织厂,解放初期只有十一个工人。那时,全部家当只有十部手摇织袜机,一间五十平方米的厂房。现在全厂已有六百多人,生产近百种品种。现在的黄石机械厂,解放初期是一个只能生产镰刀、锄头的农具修配社,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一百多台机床,能够生产结构复杂的近百种机床的锻压机械厂。
黄石目前拥有的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纺织、建材、造纸、医药、玻璃、陶瓷、食品等工业部门,全是解放以后新建的。这些工厂的建成和发展,谱写了一曲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凯歌。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黄石市的城市建设也在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解放前相隔十多华里的黄石港、石灰窑两座沿江小镇,早已被宽阔平坦的黄石大道连结起来。十几条新建的马路,纵横交错,穿插其间。大道的两旁,楼房成片,绿树成荫。解放以来,黄石新建了一百二十五万平方米的工人住宅,这个数字相当于解放前住宅面积的八倍。解放前住草棚、宿檐下的劳动人民,如今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宿舍。每到工余假日,一群群工人和他们的家属,来到图书馆、文化宫、电影院、剧场、体育馆,享受着解放前无法想象的文化娱乐生活。
黄石,这座祖国大地上的新兴城市,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宛如一颗嵌在长江上的明珠,放射出灿烂的异彩。
万里长江,日夜奔流,黄石人民在奋发前进!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