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群策群力挑重担 年产突破万吨关——记固安县五七磷肥厂依靠群众全力支农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09
第2版()
专栏:

群策群力挑重担 年产突破万吨关
——记固安县五七磷肥厂依靠群众全力支农的事迹
在京津保三角地带的中心,永定河畔的一片盐碱沙窝里,有一座小小的土磷肥厂。这个厂坚持团结和依靠群众,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了奇迹:年产突破万吨关,两年多的任务一年完。这就是河北固安县五七磷肥厂。
一九六九年底,固安县“五·七”干校领导小组的同志们,在全国许多县、公社、大队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的大好形势下,反复思索着:“我们为全县农业上《纲要》应该做些什么?”有一天,他们议论起在县里开会时听到的全县社、队迫切需要磷肥的情况,遵照毛主席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教导,根据本县生产磷肥的有利条件,请示县革委会批准,做出了建设磷肥厂的决定。
他们充分动员群众,经过一番苦战,一九七○年的春节那天,五七磷肥厂正式投产,当年就利用附近兄弟厂的废浓硫酸搅拌出四千吨磷肥。这年秋天,支援废浓硫酸的那个兄弟厂附近的两个县,派人到他们这里来学习。这个厂主动把废浓硫酸让给他们,又土法上马修建了四个土接硫车间,利用自己生产的硫酸,一九七一年又生产出五千吨磷肥。
下决心
到了一九七二年,生产磷肥的土接硫设备,几乎全被腐蚀,生产面临着严重困难。上级机关根据这种情况,只给他们下达了年产四千四百吨磷肥的生产指标。正当他们研究如何克服多种困难保证完成任务的时候,订购磷肥的单位一批批地上门来,每天不断。柏村大队老队长郑桂林向工人们恳切地说:“去年俺大队种了一块六十亩小麦试验田,其中八亩地施了六百四十斤磷肥,每亩就多打了二百多斤粮食,你们多出一斤肥,农业就能多产三斤粮啊。”贫下中农要求多产磷肥的迫切心情,使五七磷肥厂的广大职工深为感动,进一步提高了他们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自觉性。他们想:一斤肥,三斤粮,要是年产万吨肥,相当于为国家增产六千万斤粮,这对农业是个多大的贡献!于是,他们决心为农业勇挑重担,争取年产量突破万吨关。
破难关
年产万吨磷肥的决心下了,可是设备腐蚀的问题一时还解决不了。有时,一天烧三十吨硫矿,还接不了十吨酸。产量在下降,成本在上升,怎么办?有人认为:既然赔本,干脆下马!有人反对:为了支农,不怕赔本!
工厂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讨论,认为这两种想法都有片面性,必须努力做到:赔本不要忙下马,上马力争不赔本。
路线觉悟提高了,一场破难关、降成本、夺高产的斗争开始了。
抗腐蚀,这是硫酸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难关。他们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终于闯过抗腐蚀的难关,闯出了抗腐蚀的新路——把耐酸水泥应用到塔壁、塔盖、塔板、连接管,以至鼓风机上。吸风压用的鼓风机,原来是钢板的,因为腐蚀,二十天就得换一次。搞了个铸铁的,不太理想;又搞了个塑料的,也不耐用。工人们广开思路,大胆设想:耐酸水泥能应用到塔壁,为什么不能应用到机器?他们就解剖机器,研究原理,反复实验,不断改进,终于试创出了全新的耐酸水泥鼓风机。实践表明,这种鼓风机,不怕酸,不怕冷,不怕热,不怕碰,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抗腐蚀的初步胜利,使产量上去了,成本下来了,但是又一个难关摆在面前:怎么能把矿面吃掉?这个厂焙烧炉是土的,只能烧矿石块,不能烧矿石面,而进厂的矿石往往带着百分之三十的面,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成本。他们参观、学习了别的土接硫厂的经验,群策群力,把矿石面团成矿石球,解决了这一问题。仅这一项改革,一年就节约三千多吨矿石面,折合资金十三万五千元。
设备不断革新,技术不断创新,产量不断刷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亏损的局面。
排险情
万吨的担子本来很重,加之上半年硫酸减产,时间已经过了八个月,任务还没有完成一半,担子就显得更重了。可是,“百斤担子千钧力”,只要依靠群众的无穷威力,再重的担子也能挑起来!
“我为年产万吨拚全力,那里困难我上去!”这是工人的豪言,也是工人的心声。决心书、挑战书、应战书,贴满了厂房内外。在一米见方大的日产图表中,“三十吨,五十吨,七十吨,八十五吨,一百零八吨,一百一十吨……”指示箭头不断上升。
工人张景瑞,手部受了伤,医生开了七天假,他连一天也不休息,说:“年产万吨需要我拚全力,一点小伤哪能就休息。”一次,磷肥意外地固化在搅拌机里,如果不立即排除,就有停产的危险。在这十分紧急的关头,只见他两手推开前来阻拦的同志,一头扎进充满四十多度氟气的搅拌机里,周围的同志争先恐后地去换他,他说什么也不肯,一直干了两个多小时,把个搅拌机打扫得干干净净。筋疲力尽的张景瑞,从闷热的搅拌机里爬出来,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又一次,一座六米四高的填料吸收塔塔壁磁环脱落了,需要立即抢修。带火抢修有很大危险,但是,不这样办要停产十五天。共产党员郭振江穿戴好防护衣罩,二话没说,冒着炽热的高温,顶着浓烈的烟雾,第一个下到充满烈性酸毒的塔底。在内径只有零点九米的塔里,一只手拿着自来水管冲塔壁,一只手在雾气腾腾的塔底摸磁环,好不容易找到了,正要安装,一个青年工人突然用绳子把老郭拉上塔来,自己下到塔底,接着安装,过了一会,又一个工人接替了这个工人……。就这样,他们在“我为年产万吨拚全力,这里危险我下去”的思想指导下,团结战斗了四个小时,把磁环安得牢牢靠靠,把磁砖镶得严严实实,保证了硫酸的正常生产。
就这样,这个厂提前十天完成了万吨磷肥的生产指标。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