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正确处理粮棉关系 夺取粮棉双高产——安徽省巢县黄麓公社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11
第1版()
专栏:

正确处理粮棉关系 夺取粮棉双高产
——安徽省巢县黄麓公社调查
地处巢湖北岸、粮棉兼作的安徽省巢县黄麓公社,认真贯彻执行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粮棉产量连年提高。一九七二年同一九七一年比较,七千八百一十八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粮食增长百分之五点三,达到一千一百五十三斤;四千零五十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增长百分之三十三点三,达到一百二十斤;林、牧、副、渔各业生产也有较大发展。这一年,全公社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四十八万斤,商品棉四十六万一千多斤,肥猪二千三百头,为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黄麓公社的经验证明:只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粮棉就能够双高产。
开展路线教育
做到思想领先
过去,由于有些干部、社员存在错误认识,这个公社有些生产队不能正确处理粮棉关系,影响了粮棉产量。近两年来,公社党委在批修整风运动中,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开展“三破三立”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社员的觉悟,调动了大家夺取粮棉双高产的积极性。
一、破“粮棉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立“粮棉互相促进”的正确认识。过去,有人认为:“粮棉不能两全,粮食产量要高,棉花就得让路!”针对这个问题,公社党委运用典型事例,对广大干部社员进行对比教育。这个公社的复光大队有两个生产队,一个是小戴生产队,一个是大戴生产队。这两个生产队土地相连,条件基本相同。但由于认识不同,结果两样。小戴生产队正确认识粮棉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重视棉花生产,棉花亩产皮棉连续多年超百斤,棉花产量高了,经济收入和返还饼肥就多,又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亩产多年过千斤。而大戴生产队把粮棉生产对立起来,只重视发展粮食,忽视了棉花,搞单打一。结果,棉花亩产皮棉只有八十多斤,粮食亩产量也没有小戴生产队高。通过典型分析,大家认识到,棉花和粮食虽然有争地、争肥、争劳力的一面,但更为主要的是,它们能够互相促进。棉花生产发展了,就能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资金、肥料,促进粮食产量增长。那种认为“粮棉不能两全”,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看法,是形而上学观点。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粮棉一齐抓的决心。
二、破“种棉吃亏”论,立为革命种棉的思想。种棉同种植粮食作物比较,花工多,投资大,人也比较辛苦。有人说种棉“不合算”,“吃亏”。针对这种思想,公社党委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的教导,对大家进行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教育,提高大家为革命种棉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公社党委又和群众一起算了一笔账,按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水肥、同样的人工计算,种棉的收入并不比种粮收入低。经过思想教育和算账对比,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按照国家计划,为革命种好棉花,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三、破懒汉懦夫世界观,立艰苦奋斗创高产的雄心壮志。这个公社岗地多,好地少。有人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粮棉不能双高产。针对这种说法,公社党委组织干部、群众到本公社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跃进大队参观。这个大队的耕地大部分在黄土岗上,论条件是全公社比较差的大队之一。但这个大队的社员发扬大寨精神,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削平了十三个土岗,建造了电灌站,引来了巢湖水,把七百多亩岗地改造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良田,粮棉产量多年超《纲要》。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批判了懒汉懦夫世界观,决心象跃进大队那样,艰苦奋斗,重新安排山水,夺取粮棉双高产。
采取具体措施 解决粮棉矛盾
黄麓公社党委在抓紧路线教育,提高干部、社员觉悟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带领群众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实现粮棉双高产创造条件。
这个公社平均每人只有一亩地,而且岗地占三分之一,粮棉互争好地的矛盾很突出。公社党委把这个问题交给群众讨论,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群众发动起来了,办法就有了。他们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平岗改田活动。二是改革旧的耕作制度,扩大复种指数,变粮食“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
随着复种指数的扩大,肥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粮棉争肥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黄麓公社是采取“养、种、积、制”的办法,自力更生解决的。“养”,养猪积肥。他们落实养猪政策,大养其猪。“种”,种植绿肥。近两年来,全公社每年种植绿肥都在五千亩以上,基本上保证了早稻所需的底肥。“积”,积农家肥。“制”,制造菌肥。
政策落实,干劲倍增。在解决粮棉争劳力的矛盾时,公社党委注意落实党的政策,用党的政策调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最近两年来,他们认真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加强劳动管理,合理安排使用劳力,使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妥善处理粮棉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这个公社的九个大队,一九七二年队队粮食亩产超千斤,棉花亩产皮棉过《纲要》。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