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真心诚意为农业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12
第2版()
专栏:

真心诚意为农业服务
单纯等客上门,还是服务到门?这是农机修造战线长期存在的斗争。过去我们路线觉悟不高,上了刘少奇一伙“利润挂帅”的当,摆不正在厂修和下乡修的关系,因而出现过“等客上门”的做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职工批判了这种错误思想,提高了路线觉悟,走出工厂,深入社、队,服务到门,修配到田。
服务到门以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有些生产队愿意让县厂去修,不愿让社厂去修,因此出现了县厂的活干不完,社厂没活干的现象,常常耽误修配。厂党支部经过研究,确定凡是下乡修配的人员,必须和公社修配厂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小修在现场,中修在社厂,大修到县修造厂。这样,既解决了县厂和社厂的矛盾,推动了修配工作,又培养了技术力量,发挥了三级修造网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受刘少奇“利润挂帅”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有一段时间,我们不修理农业机械,不制造支农产品,专门生产赚钱的玉米爆花机等。后来在产品上虽然定了向,个别领导同志仍然存在着重制造、轻修理的错误思想,认为“修修补补,辛辛苦苦,利润不多,麻烦不少”。修配活排不上队,挂不上号,待修的农业机械积压很多。经过文化大革命,学习毛主席著作,狠批了刘少奇“利润挂帅”的谬论,才端正了方向。
批判了重制造、轻修理的错误,我们一度又不敢抓制造了。经过认真学习,大家认识到:要完全彻底为农业服务,必须掌握好修与造的辩证关系,在搞好修配的基础上,搞好配件生产。一九六九年以来,我们已生产了五十多种、二十五万多件配件。
我厂除了生产部分配件外,还向兄弟单位学习了旧件复新的工艺,提高修复质量。我们本着能修不换的精神,使很多旧件都复新了。
山东黄县农机修造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