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千方百计生产农用物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16
第2版()
专栏:

闸口镇手工业厂社职工提高支农自觉性
千方百计生产农用物资
新华社武汉一九七三年二月十三日电 湖北省公安县闸口镇的手工业厂、社积极生产农用物资,支援农业生产。
四千八百多人口的闸口小镇上,有铁、木、竹、五金、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一批手工业厂、社,职工达五百多人。有一个时期,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有些厂、社片面追求利润,不积极生产支农产品。闸口镇党委针对这种现象,认真对各厂、社职工进行教育,并且带领厂、社干部和工人代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使大家提高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自觉性。铁器社原来打算生产利润比较大的打火石等产品,经过教育,他们改变了原来的打算,继续生产铁制农具。一九七二年,这个社共生产锄头、铁锹、镰刀等产品八千七百多件,板车钢圈一万多只,解决了当地铁制农具供应不足的问题。农机修理社的职工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全县有一百多台一种老型号的柴油机损坏了机体,而这种型号的柴油机已经停止生产,机体无处购买。这个社的职工就努力克服技术条件差、设备不足的困难,试制成功这种型号的柴油机机体,现已生产一百八十多个,使那些损坏了的柴油机重新恢复了运转。
为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这个镇的手工业厂、社重新生产了过去一个时期停止生产的风车、钢筛、锉刀、匠作工具等七十多种老产品,并且新增加了板车钢圈、板桶式脱粒机、电瓶、凉鞋、草帽等二十六种产品,做到既抓新产品,又不丢老产品;抓了大产品,不丢小产品,适应了农村的需要。产品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改进。从去年以来,全镇手工业厂、社对产品实行了包用、包修、包换等制度。目前全镇已有二百五十多种产品的质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
闸口镇各手工业厂、社还积极改进经营作风,坚持服务上门。他们普遍做到了:在安排生产之前,下乡调查农业生产发展的新情况,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来安排生产;产品出厂之后,下乡了解贫下中农对产品质量的意见,不断加以改进;农忙之前组织小分队,到生产队去帮助修制农具;新产品试制出来以后,到农村和社员群众一起试用,发动群众进行鉴定,不断改进设计。一九七二年,全镇下乡服务的职工有八百九十五人次。竹器社的职工在下乡调查研究时发现农村对箩筐的需要量很大,他们就通过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先后自制了破篾机、织箩机等机械,使全社编织箩筐的工效提高四倍半,箩筐的年产量由原来的三百多副提高到两千多副,基本上满足了闸口镇周围社、队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