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友谊花开又一枝——记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在中国排练《红色娘子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18
第4版()
专栏:

友谊花开又一枝
——记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在中国排练《红色娘子军》
来中国排练《红色娘子军》的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朋友们,怀着真挚友好的情谊告别了北京。他们回国以后,松山芭蕾舞团将向日本观众演出中国现代革命舞剧《红色娘子军》。友谊花开又一枝。曾在十八年前把中国歌剧《白毛女》搬上芭蕾舞台的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们,又一次在日中两国人民友谊的花园里播下了新的种子。
松山芭蕾舞团这次派了七个演员来中国。他们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辛勤排练,已经掌握了《红色娘子军》全剧近二百个角色的舞蹈动作。演员清水哲太郎一个人就掌握了洪常青、小庞、老四等十几个角色的演技。二月十日晚上,日本艺术家同中国舞剧团的演员成功地进行了同台演出,同心协力地塑造了剧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
松山芭蕾舞团清水正夫团长怀着深厚的情谊表示,今年五月,《红色娘子军》将根据广大日本人民的要求,在东京正式演出。他们将以此来纪念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一周年,并庆祝松山芭蕾舞团成立二十五周年。
这是一九七三年二月十日的夜晚。
“向前进,向前进,……”中日两国演员的同台演出刚刚结束,天桥剧场的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舞台上的两国演员顾不得卸装,立即相互拥抱,紧紧握手。中国舞剧团的演员们向日本朋友深深致谢,赞扬他们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新的贡献。清水正夫团长、作曲家宗像和以及松山芭蕾舞团的演员们,也是热情洋溢,许多人流下了喜悦的眼泪。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是中国人民熟悉和喜爱的文艺团体。这个团成立二十五年来,在清水正夫团长和松山树子副团长的领导下,立志“创造日本人民的革命民族芭蕾舞”,创作了许多富有革命内容和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早在一九五五年,松山树子这位日本著名的艺术家,就根据广大日本人民的愿望,把中国歌剧《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剧《白毛女》,在日中人民友谊和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这次,清水正夫团长和芭蕾舞团的一些艺术家又来中国排练《红色娘子军》,使中国舞剧团的演员们深为感动,受到很大鼓舞。他们赞扬说,松山树子是日本革命民族芭蕾舞的开拓者,松山芭蕾舞团是挺立在日本芭蕾舞坛上的一棵青松。他们为发展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日本艺术家们在一月中旬到达北京以后,很快就到排练场同中国舞剧团演员一起投入紧张的排练。排练场里,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中日两国演员在舞蹈教练员的帮助下,刻苦练功,互相学习,一起反复琢磨。近一个月来,他们在排练场每天坚持六、七个小时的排练。扮演吴清华的森下洋子,在排练《红色娘子军》第一场时,有人把吴清华同老四搏斗的情景拍摄下来。森下洋子拿到照片以后,细心观察,寻找自己表演中一切可以改进的地方,态度极为认真。许多中国演员说,象森下洋子这样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芭蕾舞演员,在排练过程中能这样一丝不苟,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月九日上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演员同中国舞剧团演员在天桥剧场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场彩排,彩排结束后,两位男演员仍在舞台上专心致志地探讨怎样演好洪常青这位英雄人物。这两位演员就是外崎芳昭和刘庆棠。外崎芳昭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老演员,也是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老战友。他曾多次和清水正夫、松山树子一起来我国访问演出。一九六六年,他同清水正夫的儿子清水哲太郎来我国学习。他在中国期间曾几次观看过《红色娘子军》。每当舞台上出现洪常青为革命慷慨就义的高大形象时,他总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刘庆棠在同他一起研究时,热情地向外崎芳昭介绍了他在演这一场戏时的思想活动和表演技巧。外崎芳昭听了刘庆棠的介绍,又在清水正夫团长的指导下,细细琢磨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反复进行练习,一直到练得比较满意时为止。
为了排练好《红色娘子军》,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演员们不仅对舞蹈动作精益求精,而且还十分注意了解这个舞剧的主题思想和当时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他们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剧的思想内容,才能把戏演好。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演员在中国的日子里,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日友协名誉会长郭沫若为祝贺他们即将在日本演出《红色娘子军》,向日本朋友赠诗一首:
英雄树上花如火(注:英雄树即木棉树)
女子能擎半壁天
争取人群同解放
前驱慷慨着先鞭
祝中日两国人民和文艺工作者共同浇灌的艺术之花,在日本的舞台上开得更加鲜艳。 新华社记者
(附图片)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演出的革命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照之一。(扮演者:松山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松山树子)
新华社发
前来我国排练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演员,和中国舞剧团演员在北京同台演出了《红色娘子军》。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