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前进中的连云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20
第4版()
专栏:

前进中的连云港
在祖国美丽富饶的黄海之滨,引人入胜的花果山下,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天然良港,这就是连云港。前有隔海相望的连岛作屏障,后倚巍巍云台山;陇海铁路从这里向西延伸,贯通苏、皖、豫、陕、甘等省。港口形势险要,腹地广阔,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海港。
过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统治下,这个天然良港,已濒于瘫痪。直到一九四八年解放了,这个港才获得新生。
二十多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指引下,这个港的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伟大教导,立足海港,胸怀世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港口货场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吞吐量迅速上升,整个港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领航,是祖国领海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标志,是港口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技术比较复杂。解放前,这个港口没有我国自己的领水员。那时,帝国主义的船舰,可以在港口横冲直撞,而我国自己的船只进出港,却要由外国人领航。
新中国诞生以后,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和神圣的领海权,连云港培养了一批自己的领水员。年轻的领水员们,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刻苦钻研技术,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都能胜利完成领航任务,为支援祖国建设和世界革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进一步激发了码头工人当好国家主人的热情,他们团结战斗,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巨的装卸任务。
去年八月的一天,骄阳似火。一艘满载化肥的日本万吨货轮,刚靠岸卸货,另一艘外轮又朝港口驶来。为了尽快把化肥卸完,码头工人召开了“诸葛亮会”。大家一致表示:苦不怕,累不怕,千难万险踩脚下。他们说干就干,开展了对舱、对口优质高产劳动竞赛。以老工人为主的第八装卸队,专拣重担挑,奋战在重点舱口。为了提高工效,他们宁愿自己多吃苦,把原来的小兜吊,改成大兜吊,一个个干得汗流浃背。五队为了支援八队及早拿下重点舱,发扬共产主义风格,派出了最棒的班组前来助战,使舱时量从原来的四十多吨陡升到九十一吨。敢打硬仗的六队工人,在战斗中开展班组竞赛,争速度,比质量,使扫舱、盖舱工效比往常提高一倍多。机械队的同志们和装卸工人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多装、快跑,干劲冲天。由于码头工人发挥高度革命干劲,团结战斗,结果提前十天卸完了全船化肥。
工人们还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改变港口面貌,提高码头机械化水平。解放前,这里装卸煤炭,全靠肩挑人抬。解放后,码头工人为了改变劳动条件,提高装卸效率,群策群力,用自己的双手,制造了平舱机、平垛机、卸煤机、链头机、手扶万能机和各种皮带机近百种。近两年来,他们又实现了近百项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使码头装卸面貌大大改观。煤炭装卸,全部实现机械化,装卸效率比解放初期提高了几十倍。
随着港口面貌的变化,码头工人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解放前,码头工人起五更睡半夜,流干了汗,累弯了腰,每天吃的是两顿稀汤,住的是煤地洞、破席棚,穿的是麻袋片,隆冬腊月光脚板。反动资本家还常常把积劳成疾或受伤致残的工人一脚踢开,甚至活活埋进“万人坑”。解放后,码头工人成了港口主人。在毛主席、共产党亲切关怀下,工人们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保福利不断增加,生老病死都有保障。在旧社会住煤地洞、破席棚的码头工人,现在都住进了新瓦房。国家还为码头工人建立了食堂、浴池、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学校、俱乐部、大礼堂和技术设备良好的工人医院。现在,码头工人吃得饱,吃得好,穿的有单、有棉,许多家庭还有存款。码头工人的生活,真是越过越美甜!
现在,这个港口的码头工人,在兄弟单位的支援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正在劈山填海,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连云港而奋斗!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