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阅读
  • 0回复

“半分田”上夺高产 “九山”之上绘新图——河北兴隆县委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取得显著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28
第2版()
专栏:

“半分田”上夺高产 “九山”之上绘新图
——河北兴隆县委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取得显著成绩
今日兴隆,五业兴旺。粮食生产连年超《纲要》,集体副业已发展到五百多种。副业收入为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资金,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收入也逐年增加。
全面规划 农副业齐发展
兴隆县地处燕山深处,气候寒冷,无霜期短,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几年来,这个县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粮食生产逐年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县委、县革委会有的领导成员认为粮食产量不低了,再从“半分田”上做文章油水不大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副业上,向“九山”进军。另一些领导成员则认为:“半分田”的亩产量虽然比以前进了一大步,但比起先进单位还很落后,还得在“半分田”上使劲,因而忽视了山区副业生产。两种意见争论很激烈,谁也说不服谁。针对这个问题,县委、县革委会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教导,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挂兰峪公社的太平村大队,前几年由于只搞副业,不抓粮食,扔掉了几沟山坡地,冲毁了几十亩梯田,粮食产量显著下降,只能向国家伸手要粮。与太平村相隔一道山梁的二甸子大队,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大搞闸沟治坡,填土造田,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养猪、养羊、养蚕等多种经营,为农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显著增加。这两个大队,条件相似,由于执行的路线不同,结果就大不一样。这件事使县领导成员深受启发。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毛主席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是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唯一正确的途径。
认识提高以后,县委、县革委会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组织县、社、队各级领导成员纷纷下去调查研究,走遍山山岭岭,发掘农业增产潜力,摸清副业生产资源。然后经过广大贫下中农讨论,上下结合,反复酝酿,制定发展山区生产建设规划,做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山上松树盖顶,山间果树缠腰,山下梯田盘脚;沟底垒坝造田,沟门兴修水库,沟外河滩变稻田,真是“半分田”上夺高产,“九山”之上绘新图。
树立典型 指导面上工作
兴隆县委、县革委会在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时,注意结合本地特点,树立各类典型,指导面上的工作。八卦岭公社冷咀头大队,每人平均只有五分三厘地,却取得了粮果双丰收。县委、县革委会认为这对那些条件相似的社、队很有启发性,便组织有关社、队去参观学习。冷咀头大队的经验很快在长城沿线开花结果。
这个县有相当一部分社、队处在荒山野岭上,土质瘠薄,副业很少。在这样的地方能不能做到“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四拨子公社的四拨子大队闯出了一条新路。他们组成山区创业队,坚持常年开山造田,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战,把一个乱石滚滚的荒山沟,建设成梯田层层、渠水长流的米粮川,实现了“种塞北地,打江南粮”。与此同时,他们栽果育桑,发展养猪养蚕,副业收入逐年增加。县委用四拨子这个典型教育全县人民,指出前进方向,一个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全面建设山区的群众运动,在全县范围内蓬勃展开。
落实政策 解决具体矛盾
兴隆县委、县革委会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要确保“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必须狠抓政策落实。他们发现一些社、队由于养猪政策不落实,影响社员养猪积极性,便总结推广养猪方面的先进典型。红旗公社大山大队制定了养猪积肥按质论价、合理付酬和交售肥猪等办法,促使养猪事业很快发展。前苇塘大队坚持队繁户养,推行醣化饲料,做到猪多、肥多、粮多。这些经验在全县推广后,使全县养猪事业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全县生猪存栏数达到九万多头,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两倍多;每亩地施的农家肥料从过去的五、六千斤增加到八千多斤。
这个县山区资源丰富,但是过去由于没有很好地落实党的政策,混淆了资本主义倾向和正当家庭副业的界限,一度影响了百“宝”下山。后来,他们提高了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发动群众既批判了“三自一包”等修正主义黑货,又保证在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允许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如荆条、柄把等大宗副业,坚持生产队集体经营;采药、拣树籽等小宗副业,以生产队为主,同时组织社员经营。这样既防止了资本主义倾向,又调动了社员从事家庭副业的积极性。
县委还十分注意及时解决在落实政策中出现的具体矛盾和实际问题。如在落实农副业政策时,为了解决粮、果争劳力、争土地、争时间的矛盾,他们采取了果树上山,好地种庄稼,改造树影子地,扩大农作物面积等方法,既发展了果树,又增产了粮食。为了解决农副业争劳力、争时间的矛盾,他们发动群众修公路,搞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去年全县各社、队依靠自己力量修的公路达一千五百多里,基本上做到队队通汽车,初步改变了人背肩挑的落后现象,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各地还充分挖掘劳动潜力,组织妇女、老人、学生参加适当的农副业生产,并根据粮、果成熟早晚,分别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农活,不违农时,适时采摘,扭转了过去收粮失果,收果损粮的现象。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