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友谊花开又一春——中国北京杂技团访问突尼斯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3-11
第5版()
专栏:突尼斯通讯

友谊花开又一春
——中国北京杂技团访问突尼斯侧记
中国北京杂技团于二月八日来到了非洲最北部、地中海之滨的国家突尼斯进行友好访问。
初春的突尼斯,百花争妍,绿树葱葱,风景如画。在这以后的两周当中,杂技团先后在首都突尼斯和比塞大、苏斯、莫纳斯提尔、斯法克斯城市进行了访问演出和参观游览。友好的情谊、秀丽的风光和盛情的接待在中国客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念。
在音乐之乡
杂技团处处感受到突尼斯朋友对中国人民友好感情的温暖。使中国客人格外难忘的是在斯法克斯举行的一个晚会。斯法克斯位于突尼斯东部、俯瞰地中海,是突尼斯第二大城,也是这个国家有名的音乐之乡。二月十七日,杂技团来到这里访问。当天晚上,突尼斯艺术界朋友为欢迎中国客人在音乐家俱乐部举行了晚会。会上,十多名身穿民族服装的突尼斯音乐家,用竖笛、洋琴、提琴、长鼓和手鼓,以及类似冬布拉的乐器,兴致勃勃地为中国客人演唱了许多首突尼斯古老民歌,其中包括著名的马露芙音乐。突尼斯朋友告诉中国客人:“我们突尼斯人特别珍爱橄榄树,把它作为幸福、繁荣、纯洁、忠贞的象征。在今晚演唱的民歌中就有祝愿友谊象橄榄树那样常青的歌词。这是表达我们对突中友谊的真诚祝愿”。杂技团的同志们深深为突尼斯朋友这种真挚感情所感动,不断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答谢。晚会结束前,突尼斯艺术家们同王笑一团长、刘西林副团长以及杂技团的演员们手挽着手,在阿拉伯民族乐曲声中和有节奏的掌声中翩翩起舞。使这一别开生面的晚会的热烈友好气氛达到了高潮。
儿童们的盛会
二月十一日上午,杂技团在首都突尼斯体育馆为儿童举行了专场演出。一清早,家长们就带着孩子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体育馆。大厅里的六千座位和临时加的一千三百多张椅子很快就坐满了。但是,人们还继续涌来。最后,连阶梯之间的行道也坐满了。突尼斯全国文化委员会的一位朋友说,观看这场演出的达八千人。演出开始时,杂技团全体演员手持鲜花和彩带走进大厅。当他们把一幅用阿拉伯文和中文写着“中突两国人民友谊万岁!”的横幅展开时,全场顿时活跃起来。孩子们和家长们热烈欢呼:“友谊!友谊!”演出当中,阵阵掌声,此起彼伏。许多天真的小朋友乐得跳了起来,有节奏地拍着小手高呼:“好!好!好!”演出结束时,孩子们频频挥动帽子向演员告别。许多家长说,这是孩子们难忘的一天。
友谊之曲
在每场演出幕间休息时,杂技团乐队都为观众演奏了突尼斯著名的民歌《骑士之歌》。杂技团乐队用中国民族管弦乐器演奏的悠扬乐曲声在大厅回荡时,观众中有的随着哼唱,有的击拍而和,使整个大厅增添了热烈友好和欢乐的气氛。乐曲声一落,观众纷纷起立鼓掌。突尼斯朋友说:“演奏这首歌曲,这是对我们突尼斯人的尊重和友好”。
《骑士之歌》是突尼斯全国文化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向杂技团推荐的,突尼斯音乐家还热情帮助杂技团练习演奏。直到杂技团在突尼斯体育馆举行首次演出前两个小时,有两位突尼斯音乐家还特地赶到体育馆,帮助中国乐队反复练习。他们一个弹琴,一个击鼓,一遍又一遍地作示范演奏。杂技团同志事后才知道,这两位突尼斯音乐家当天晚上另有他们的演出任务,但为了帮助中国客人演奏好,连晚饭都没吃就赶来了。
当杂技团的同志紧紧握住这两位音乐家的手连声道谢时,突尼斯朋友回答说:“你们是为了友谊而演奏这首歌,我们也是为了友谊而尽自己的义务。这首歌已经成了‘友谊之歌’了。祝愿我们的友谊不断发展。”
依依惜别
北京杂技团对突尼斯两周的访问,这对于突中两国朋友来说,都感到时间过于短暂而依依不舍。在临别时刻,突尼斯朋友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中国客人的情意。有的请中国演员到家里作客,以阿拉伯饭“古斯、古斯”招待中国客人;有的送鲜花给杂技团,表示友好的祝愿;有的向杂技团成员赠礼留念。一位突尼斯艺术家在杂技团离开突尼斯前夕,特地给杂技团演员送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件三百年前由突尼斯工匠精心制作的嵌有红珊瑚的银项链。他说:“请你们把我们突尼斯人民的心意带给中国人民。”当杂技团团长向突尼斯全国文化委员会负责人告别时,突尼斯朋友深情地说:“不要说告别,应该说再见!愿我们早日再见!”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