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临夏市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带领群众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去年战胜自然灾害获得好收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3-12
第2版()
专栏:

临夏市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带领群众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去年战胜自然灾害获得好收成
新华社兰州电 中共甘肃省临夏市委发扬党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全市粮食亩产在连续两年上《纲要》的基础上,一九七二年又战胜了旱、风等自然灾害,平均亩产达到五百四十八斤,跨过了“黄河”。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海拔一千八百多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市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一九七○年粮食亩产上了《纲要》。在大好形势下,市委有的领导成员产生了自满情绪,认为临夏市山高地凉,生产基础差,能上《纲要》就算不错了。因此,在讨论制定新的生产计划时,强调困难多,缺乏继续前进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市委开展了以反骄破满为内容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市委领导成员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有关著作,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总结了几年来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决定集中主要精力,狠抓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推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发展。
北塬地区是这个市的主要塬区,耕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过去,由于干旱缺水,粮食产量一直很低。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北塬人民奋发图强,引水上塬,使八万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田,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后来,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塬地很少整修,没有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效益,致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为了改变塬区生产的这种状况,市委领导成员深入塬区社队蹲点。一位领导成员来到北塬公社娄高祁大队以后,以路线教育为纲,狠抓了农田基本建设。经过全大队干部社员两年多的奋战,把一千三百多亩耕地全部修成了梯田和条田。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由原来的三百多斤提高到五百二十一斤,一九七二年又提高到六百七十斤。在这同时,市委认真总结和推广了这个大队和其他一些社队改土整地夺丰收的经验,在整个塬区掀起了以改土整地为中心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现在,北塬区已经建成四万三千多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一九七二年,北塬区五个公社粮食平均亩产五百三十斤,跨过了“黄河”。
为了使高产的川区能够继续增产,临夏市委领导成员深入川区社队,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折桥公社甘费大队由于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一九六五年全队粮食亩产达到八百零七斤,跨过了“长江”。这个大队的干部社员,在胜利面前不骄不躁,乘胜前进。继续改革耕作技术,开展了间作套种、试种冬小麦扩大复种面积等科学实验活动,使粮食产量连年上升。一九七一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九百六十斤。临夏市委总结了甘费大队的经验,并且多次召开现场会,组织川区干部、社员参观学习。南龙公社马家庄大队,学习甘费大队,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一九七二年,全队平均亩产由一九七一年的七百多斤,提高到九百一十六斤。一九七二年,全市有二十个大队粮食亩产过了“长江”,二十个生产队粮食亩产超过了千斤。
临夏市委在领导农业生产中,注意发扬党的艰苦奋斗作风,经常深入条件比较艰苦的山区,调查研究,领导群众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这个市有四个山区公社,由于经常受旱灾威胁,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一九七○年,市委一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领水利技术人员,来到山区的莲花公社,亲自察看山、川地形和水源情况,登门拜访有经验的老贫农和干部,一起研究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市委决定从北塬区引水,解决山区的干旱问题。市委领导成员下到工地,和广大群众一起住工棚,劈山凿洞,修渠引水。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凿通了一个长一千三百七十五米的隧洞。同时,修成了一条十五里长的盘山干渠和十四条支渠,使这个公社的十年九旱的四千九百多亩土地变成了水浇田。一九七一年,全社的粮食亩产量由过去的一百五十多斤,上升到二百九十一斤,一九七二年又达到四百零四斤。其他三个山区公社也有两个公社粮食亩产上了《纲要》。山区公社的变化,推动了全市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两年来,全市兴修水渠一百三十二条,长三百七十八里,扩大灌溉面积二万三千八百六十一亩,为农业的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