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县委书记送女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3-17
第4版()
专栏:

县委书记送女下乡
去年春天,江西省会昌县县委书记彭跃的女儿赵志萍高中毕业了。县里有关部门根据志萍的特长和爱好,安排她在县文工团当演员。彭跃想: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是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己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带头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指示,把自己女儿送到乡下去。老彭把这个意见告诉志萍。开始,她思想不大通,心里嘀咕:剧团一心要留我,为什么爸爸偏要我到乡下去呢?老彭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便启发她说:“志萍,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县委书记的女儿不能有丝毫的优越感,应该带头上山下乡。”在老彭的教育下,志萍和她的同学一起,愉快地来到了“五·七”林场。
彭跃懂得,送女下乡仅仅是教女务农的开始,要使孩子真正扎根在农村,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还得做许多思想教育工作。
下乡后,志萍经常回家。这一现象,引起了老彭的注意。后来,他了解到:林场里新菜还未下来,吃的菜品种比较单调,志萍回来是搞点好吃的改善伙食。这件事使老彭意识到,志萍人虽然下去了,心却没有完全下去。为了教育志萍,彭跃把全家叫在一起,讲述了解放前的苦难家史。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他一家过着衣不裹体、食不饱腹的悲惨生活。老彭从十三岁起,就给地主扛长工,受尽了折磨……。参加革命后,转战南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但他和同志们仍然坚持战斗。讲到这里,老彭深情地说:“志萍,你长到十九岁啦,没有经过风吹雨淋太阳晒,体会不到过去的苦。现在的生活,比解放前那是好千万倍了!你要培养贫下中农的感情,大伙吃什么,你就应该吃什么,不能搞特殊化啊!”志萍听了很受触动。她向爸爸表示,一定要扎根农村,一辈子艰苦奋斗。
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志萍成长很快。她皮肤晒黑了,手脚变粗了,和贫下中农建立了感情,去年九月加入了共青团。看到志萍进步了,彭跃打心眼里高兴。但他感到决不能放松教育,于是又寄去一封信和几本学习材料,鼓励女儿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