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沂河两岸你追我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3-18
第2版()
专栏:

沂河两岸你追我赶
春风送暖,冰河开冻。沂蒙山区春季生产热气腾腾。
地处沂河两岸的临沂县人民,坚持以批修整风为纲,积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去年,农业获得好收成。今年入春以来,他们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乘胜前进,积极投入春季生产运动。成群结队的男女社员忙着给小麦追肥、浇水和整理春田。一个比学赶帮闹春耕的高潮,正在沂河两岸蓬勃展开。从以下几个队的活动,可以看到一些侧面。
猛追先进
沂河岸边,茶叶山下,有个粮食亩产一年超《纲要》、二年跨“长江”的玩花楼大队。现在,这个大队已经成为茶山公社学习的榜样。
玩花楼有一百一十一户人家,四百多亩地,多数是盐碱涝洼地,两年以前还是个后进队。一九七一年新的党支部建立后,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鼓足干劲学大寨,苦干两年,全大队粮食亩产由原来的三百斤左右猛增到八百零八斤。
玩花楼的飞跃变化,使茶山公社的八十三个大队受到很大教育。公社党委以“玩花楼在跃进,我们怎么办”为题,召开大队和生产队干部会议。大家在讨论中说,论家底不比玩花楼薄,论条件不比玩花楼差,玩花楼能上得去,我们也能上得去。各个生产队都积极修订了自己的生产计划,研究、制订了追赶先进的措施。
贾村和玩花楼只隔一条河。解放前,贾村的支部书记吴景尧和玩花楼的支部书记张桂芳是一根藤上的苦瓜,他们一同逃过荒,要过饭。前几年,玩花楼落在贾村的后边时,张桂芳曾经几次请吴景尧来作现场指导。今天,玩花楼一跃上去了,吴景尧又虚心向玩花楼大队学习。初春的天气,河里还结着一层薄冰,玩花楼的干部和群众就打响了夺肥的战斗。贾村的干部和群众看见了,很快扛起镢头拿起锨,也积极奔赴田间。
互学互帮
“一花独开红一点,百花盛开春满园。”这是岔河公社洪家店大队党支部书记魏玉湘的话。
跟洪家店大队地连边的汤家屯大队,前几年粮食亩产一直徘徊在二百斤左右。洪家店大队党支部书记魏玉湘看到兄弟队上不来,心里很着急,决心帮一把。从哪里帮呢?他们认为,汤家屯土质条件比较差是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缺乏鼓足干劲争上游的决心。老魏经常找汤家屯的支部书记王士昌谈心,研究农业学大寨的根本经验和措施。王士昌见老魏对兄弟队这样热心,便积极带领群众向洪家店学习,在全大队开展学大寨赶洪家店的运动,生产不断发生新变化。
汤家屯大队的三个生产队,一、二队上得快,三队却没有跟上去。队长王士尧去找魏玉湘谈心,老魏同他一起忆苦思甜,一起学习党的总路线,并向他介绍了洪家店一队由后进变先进的经验,使王士尧深受启发。他狠抓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激发大家为革命种田的思想,革命干劲大发扬,今年备耕工作搞得又早又好。
洪家店大队的东邻队小里庄,去年第一次改种水稻,插秧进度慢,技术不过关。洪家店大队派出十名插秧能手,由支部委员带领,帮助插秧,并传授技术,直到帮助把六十亩稻秧插完才回村。
今年一月,北曲坊大队因为缺肥,有八十多亩小麦没有追上肥。魏玉湘同干部群众商量,决定节约三千多斤氨水借给兄弟队。北曲坊大队的社员感动地说:咱一定要把生产搞好,用实际行动回答兄弟队的关怀。
洪家店大队对周围邻队是这样,邻队对洪家店也是这样。北曲坊地处干渠流域上游,每当灌溉浇地时,北曲坊都是先想到下游的汤家屯和洪家店,只要下游需要水,他们总是让给下游先用,自己后用。洪家店大队和周围的兄弟队,就是这样在互帮互学中并肩前进,不断攀登学大寨的新高峰。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