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记邢台钢铁厂老工人苗海云为革命忘我劳动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3-22
第2版()
专栏: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
——记邢台钢铁厂老工人苗海云为革命忘我劳动的事迹
河北省邢台钢铁厂老工人苗海云,是一个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鼓足干劲忘我劳动的人,具有高度全局观念的人,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人。
“真是一块准时表”
夏季的一天早晨,雨在“哗哗”地下着。高炉乙班的同志们一边做着班前准备,一边议论:
“雨这么大,苗师傅这次可赶不回来了!”
“就是来,八点前也赶不到。”
有一位同志看了看表,时针指向七点二十五分,他很有把握地说:“不,苗师傅一定会准时赶到的。”
果然,七点四十五分,苗海云带着满身雨水,照例提前十五分钟到达岗位。
原来前天下午,苗海云趁休班时间,回去探亲。昨天吃晚饭的时候,他把马蹄表的铃针拨到五点,对老伴说:“明天五点,给我做点饭,六点走,要赶八点的班。”老伴答应了。不巧,半夜突然电闪雷鸣,下起雨来。苗海云从睡梦中惊醒,一骨碌坐起来,叫醒老伴:“下雨了,早点做饭吧,我得提早走。”
“不能骑自行车,怎么走?”
“步行。”
老伴一听要步行,心疼地说:“雨这样大,路这样远,晚走一天也不是没理由。”
苗海云耐心地说:“咱们工人阶级,应当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要是有点‘理由’就误班,那还叫啥自觉?”
他顶着风,冒着雨,踏着泥泞的路,步行四十里,准时赶到了工厂。参加议论的工人望着苗海云的背影,赞扬说:“苗师傅真是一块准时表。”
的确,苗海云心里真象挂着“准时表”。这个有二十年工龄的老工人,调到邢台钢铁厂的四年来,度过了一千多个劳动日,从未缺勤,从未迟到,也从未早退过。
苗海云为什么这样遵守劳动时间?他初进阳泉钢厂时,看到许多老工人,总是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从不迟到早退,他打心眼里佩服,但弄不清老师傅为什么会做到这样。以后听了老工人讲八小时工作制的来历,了解到解放前官僚资本家为了榨取高额利润,残酷剥削工人,工人忙得两头不见太阳。为了推翻那吃人的剥削制度,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直到建立了新中国,工人才享受到了八小时工作制的待遇。这使他认识到,八小时工作制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的结果。从此,他下决心象老师傅那样,热爱和珍惜这八小时。
“掐紧分秒努力干”
苗海云说:“上了班,就要掐紧分秒努力干。”的确,他说得到,也做得到。
他开头是当炉前工,以后又当值班长。人们说他在没当值班长的时候,象个值班长;当了值班长,又不象值班长了。他当炉前工时,除了抓紧时间干好自己的工作,还常常趁出铁的空隙,掐紧分秒,跑前跑后,了解炉况,帮助值班长干好工作。后来当了值班长,他在抓紧时间掌握炉况、指挥战斗的同时,又掐紧分秒,顶个工人干活,哪里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同志们说,值班室的凳子,他没有坐热过;他手里的锤把、钢钎,也没有放凉过。
有一次,二号高炉严重结瘤,影响生产。三个班奋战了两昼夜,大部分瘤块被炸掉了,还有一块“大家伙”,由于从外边放炸药包放不准,连崩三炮,都没有炸掉。苗海云看着表:时间悄悄过去,心里十分焦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掐紧分秒,不能迟延。他拿起炸药包,说声:“闪开,我进去!”便一头钻进温度很高的炉子里。他用钢钎在瘤块的上半部凿了个平面,做成炮台,放好炸药,点着引信,敏捷地钻了出来。“轰”的一声,这块“大家伙”终于给炸掉了。这时,人们回头细看苗师傅,才发现他的帽沿被烧糊了,眉毛也被烤焦了,都十分关心地把他围起来。但他只淡淡地一笑,用他习惯的语言说:“没事。”
“跑着一程要想着全程”
苗海云干活,既有“班”的观念,又不受“班”的限制。本班的事,他时刻操心;别班的事,他也不忘记。
交接班制度规定:接班者,提前十五分钟赶到岗位,了解情况;交班者,准备好情况,详细交代。对这项制度,苗海云认真执行,一丝不苟。接班时,总想尽量多了解点情况;交班后,总是再想一想是否漏掉了什么情况。他常说:“交接班,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道上,搞接力赛跑。班不同,目标同;跑着一程要想着全程。每次都交接得好好的,才能保证建设速度快快的。”一次,他交完班,就去洗澡。刚走到澡堂门口,猛然想起机焦换土焦的情况漏交了。有人说:“唉,洗完澡,回去顺便给他们说一声就行了。”他说:“不行,这件事关系着铁的质量,可不能耽误!”说完便往回跑,向下班作了详细的补充交代。
又一次,苗海云在睡梦中忽然听到高炉的声音有点异样,便连忙披衣起床,出门一看,吃了一惊:二号高炉为啥不冒烟了?他赶紧跑上炉台,原来是风口小套漏了水,甲班的同志正停风抢换。他赶到后,已经换好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回到宿舍,往床上一坐,已经落地的“石头”,又堵在心口里。他想,风口小套不断出毛病,对生产影响不小,就是因为邢台钢铁厂是个新厂,铸铜技术不过关,要尽快提高质量,还得请阳泉钢厂有经验的铸铜老师傅帮忙。领导同意他的建议,就派他和机修车间的一个同志一块去请。
他们连夜赶到阳泉,向阳泉钢厂领导说明意图后,苗海云不顾疲劳,不去休息,跑上炉台,跟人家交流起炼铁经验来。他见到闭碴器里用的还是焦炭粉,太浪费,就向人家介绍了用除尘灰代替焦炭粉的经验。同时,他也学到了阳泉钢厂用高炉煤气烧石灰,用石灰代替石灰石的经验。有人说:“苗师傅真管得宽。”苗海云说:“高炉的事,铸造的事,都是为了出铁这件事;邢钢的事,阳钢的事,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支援世界革命这件大事,不想宽点、管宽点咋行?”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