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扶罗河旁的明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3-24
第3版()
专栏:

扶罗河旁的明珠
在一个初春的日子里,我们走访了兴办农村小水电事业出色的广东省广宁县排沙公社。它三面环山,重峦叠嶂,白云缭绕,中间灌注着一条扶罗河。河水全长三十公里,年平均仅有零点八个流量,是条十分平常的小山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小溪两岸人民送来了颗颗明珠。现在在小溪两岸已建起了小型水电站一百零六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兴建的占八十八座,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的五倍。
我们沿扶罗河而上,只见一座座小型水电站,屹立在河畔上、峡谷间;成排的电线杆,牵着一根根电线,绕过山腰,穿过密林,伸向田间、村庄、工厂;隆隆的机器声在山谷间回响。这些小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一千一百一十七瓩,最大的一座二百五十瓩,最小的只有零点五瓩。
扶罗河象一匹野马。过去,山洪经常暴发,冲刷沿河两岸的稻田、房屋,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排沙群众遵循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发扬敢想敢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筑起了一座座水陂、堤坝,终于把这匹野马驯服了。
在扶罗河发源地,有个大塘山大队,这里有三股小溪水,合起来雨水季节流量也不过零点三,枯水期流量只有零点零五,落差又低,要在这里建电站,困难确实不少。有人说:这点点水,还不够牛喝呢,办什么电站?但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社员群众,有坚定的革命意志,有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他们豪迈地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办电条件靠我们去创造,流量小我们可以把它变大,落差低我们可以把它提高。他们劈掉了四千多个石方,挖掘了五千多个土方,又在原有三股溪水的上游,筑起三个蓄水塘,再挖一条几百米长的引水渠,把水引到一个七十多米高的山谷上。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终于建起了一座十二瓩的发电站。
群众中不但有极大的办电积极性,而且有无穷的创造力。在排沙大队莲塘生产队的小水电站里,我们看到一台木质水轮机,正飞快地运转着。电站管理员说,这台木质水轮机已经运转两年多了。提起木质水轮机,社员们都称赞公社农机修配站的共产党员许木苟是个敢想敢干的闯将。
一九七○年初,许木苟眼看农村小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水轮机又一时供应不上,心里十分焦急。他想起“水浸万年松”这句俗话,就提出用松木代替生铁水轮机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在这里检查工作的县委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他立即同工人们一起,一连奋战了七个昼夜,成功地制出了全县第一台木质水轮机,它的造价,仅为铁水轮机的十五分之一。
这个公社办起小水电以后,扩大水田面积二千多亩,原有三千多亩望天田得到了灌溉,近千亩低洼田免除了山洪冲刷,粮食获得连年增产。
由于大办小水电,大大解放了农业劳动力,同时又有比较充足的动力,这就大大促进了社队工业的发展。现在,全社已建立起农机修配、造纸、竹木加工等各种各样的工厂、企业,繁荣了山区经济。
入夜,我们登临高山,远眺扶罗河。只见溪流一带,宛如银河落地,星辰璀璨。那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放射的灿烂光芒,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那是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的结晶。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