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扎根山区干革命——记甘肃省会宁县回乡知识青年杨光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3-27
第3版()
专栏:

扎根山区干革命
——记甘肃省会宁县回乡知识青年杨光辉
一九六八年,贫农家庭出身的杨光辉高中毕业以后,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教导,怀着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革命理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甘肃省会宁县城关公社南十里铺大队。
杨光辉一回到农村,就面临着一场考验。那年秋天,他的家乡遭到严重雹灾,核桃大的冰雹,把黄橙橙的谷穗打得精光。在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的鼓励下,杨光辉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和干部、社员一起,学习大寨贫下中农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革命精神,投入了抗灾夺粮的战斗。他们把被冰雹打在地里的粮食一点点扫回来,把倒在地上的谷草一把把拾回来,把五百多亩土地深翻了一遍。在持续紧张的抗灾斗争中,杨光辉滚了满身泥巴,累得脸也黑瘦了。贫下中农又是心疼,又是赞扬。
在建设山区的斗争中,杨光辉以贫下中农为榜样,总是拣重担子挑,拣艰苦的活干。掏大粪是个脏活,他带着队里的青年到县城里去掏。春灌是个苦活,他踏着冰碴去灌水。一九七○年春季的一天,已是深夜十二点了,杨光辉和生产队的一个干部从大队开会回来,路上突然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他们跑过去一看,新修的水渠冲开了一个大缺口,渠水正卷着泥土向刚刚出苗的麦地扑去。杨光辉急喊道:“快,快去拿铁锨!”说着就跳进了齐腰深的泥水里。等生产队干部带领社员们赶来时,他正在奋力和渠水搏斗,只见他浑身上下象泥人一样,社员们很受感动。大家挖的挖,堵的堵,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水渠修好了,七十亩麦苗保住了。
多少年来,南十里铺大队的农作物都是老品种,耕作技术也比较落后。杨光辉回乡后,很想为改变这种状况出一把力。一次,他去外地参观学习,看到人家培育的良种小麦长得秆粗叶宽,颗粒饱满。回来以后,他便在生产队领导小组的支持下,爬山越岭,从兄弟社、队换来小麦、玉米良种,在一亩半地上试种。头一年,由于缺乏经验,试种失败了,他认真总结了教训。第二年,他建议生产队成立了老农、干部和知识青年参加的“三结合”科学实验小组,继续进行试种,试种的作物品种增加到四十三个,试验田扩大到五亩。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这一年试验田的小麦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比大田老品种增产一倍多;玉米亩产五百斤,比大田老品种增长两倍;洋芋(马铃薯)亩产六千一百八十斤,高出老品种四倍半。一九七一年,经过试种的小麦、玉米、洋芋等良种,已在生产队大面积推广。一九七二年,全大队各样作物都实现了良种化。两年来,他们还给兄弟社、队提供良种一万三千五百多斤。
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在生产队的支持下,杨光辉办起了一所农民夜校,挨家挨户地把全队没有入学的学龄儿童和文盲、半文盲青壮年,全都动员到夜校里来学文化。杨光辉自己担任夜校的教课任务。一个严冬的傍晚,杨光辉在外出返回的路上,掉进了小河的冰洞里,上岸后冻得全身发抖。但他想起这时候贫下中农正等着自己上课,家也没有回就直奔夜校。学习结束后,人们才发现他的裤子、鞋袜都冻成了冰块。学员们感动地说:“光辉真是一个心眼为咱贫下中农啊!”经过杨光辉三年的教学,不少儿童学会了五百到七百个字,青壮年中的半文盲大部分已经能够看书读报、记工分,有的还学会了写信、算账。
在党的关怀和贫下中农的教育下,杨光辉在山区农村深深扎下了根,正在茁壮成长。一九六九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为中共会宁县委委员,并代表全县知识青年到首都参加国庆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上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七一年八月,党组织和群众又推选他担任了党岘公社革委会副主任。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