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张家口轻工业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3-28
第3版()
专栏:

张家口轻工业一瞥
在长城脚下、燕然山麓的张家口市,地方工业如烂漫的山花,在全市盛开。
到一九七二年底,全市已兴建了二百二十五座大中小型轻工业工厂,传统产品有了新的发展,新产品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有些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在世界市场上也享有声誉。下面记述的就是几个片断。
“口皮”大发展
驰名中外的“口皮”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张家口就成为皮毛的聚散地,素有“皮都”之称。这里生产的“口皮”,以丰厚平齐的毛绒,结实柔软的板质著称于世。
解放以来,“口皮”这一传统产品有了新的发展。现在,这里的皮毛厂已经结束了“洗皮用河水,剖皮用铲刀”的历史,大部分操作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在生产工艺上也有了很大的革新,大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地提高了产品质量。比如,张家口市第一制皮厂用新的合成鞣剂代替黄米面鞣制皮毛,十四年来,为国家节约粮食七百八十万斤,而且生产出来的各种粗细皮毛产品,还具有耐高温,不怕水,不生虫,无臭味的特点。过去这个厂生产的皮毛,色泽灰暗,单调,现在已能染出鲜艳的红、黄、蓝、绿、棕等各种颜色,并能用山水、花卉、走兽、飞禽等图案制成挖花褥子、坐垫、靠垫等。张家口第二制皮厂克服种种困难,生产出一种色泽自然一致、毛面光洁平整的牛皮仿虎大床单。
“石毯”的诞生
“石毯”是张家口市毛纺织厂生产的一种氯纶提花毛毯,主要原料是从石头里提炼出来的人造塑料纤维。这种毛毯美观大方,轻软结实,保温良好,手感丰满,价格低廉。在广交会上,许多国际友人和港澳同胞,纷纷称赞这是罕见的新产品。
氯纶纤维由于表面光滑顺直,容易产生强烈的静电荷,染色和纺织都比较困难。过去,只有一种价格昂贵的高级染料,才能染色。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广大工人,决心自创新路,经过几百次试验,逐步认识了氯纶纤维染色的规律,掌握了一套染色新工艺,成功地用来源广、价格低的普通染料,染出了色泽鲜艳的氯纶纤维。紧接着,他们又连续攻下了氯纶纤维的疏纺、起绒、织整等难关,使氯纶提花毛毯迅速试制成功,并成批投产。工人们又经过上百次试验,总结出一套纺织突纹提花毛毯的新工艺。从此,柔软的毯面上凸出了鲜花怒放的新画面。现在,这种毛毯的产量比四年前投产时翻了六番。
胡麻的新用途
张家口地区的坝上草原,盛产胡麻。过去,大量的胡麻秸都当柴烧了。现在,胡麻已成为当地发展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
过去,我国用的包装布大部分用进口黄麻织成。一九六五年,张家口市新建的亚麻纺织厂第一次用胡麻生产出了一种新型包装布。建厂以来,已向国家交售包装布一百五十多万米。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在党的领导下,采取会战的办法,仅用了八十九天的时间,又高速度地建成了七一化学纤维纺织厂,年产以胡麻为原料的布匹六百万米。
在浆粕车间里,漂白的浆粕片象初春的瑞雪,均匀地飘落下来,装到袋里,运往喷丝车间。喷丝车间的纺丝台上,排列整齐的两行喷丝头,象成熟了的桑蚕,歪着脖子吐丝。一绺绺原丝合在一起再进行化学处理。在织布车间里,织机隆隆,布浪滚滚,年轻的纺织女工矫健地巡回在机弄中。一匹匹经过检验的合格布匹打包成捆,运往仓库。投产以来的几年间,这个工厂已为国家生产了一千九百三十多万米布匹。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