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喀麦隆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独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3-28
第6版()
专栏:

喀麦隆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独立
独立后积极发展多种经济,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逐年增长,根据本国需要,逐步建立了一批工厂;实行“干部喀麦隆化”,许多企业的行政和技术人员,喀麦隆人已经占了大多数
新华社雅温得一九七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电 喀麦隆在一九六○年赢得独立后,在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喀麦隆位于非洲西部赤道以北的大西洋海岸,气候属热带性,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独立前,喀麦隆的经济命脉主要操纵在殖民者手中。农业只是种植殖民者所需要的可可、咖啡、棉花等作物,工业只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农产品加工厂。独立后,喀麦隆政府很重视发展民族经济,以便巩固民族独立。阿希乔总统在独立初期就指出:
“不是建立在经济主权基础上的政治主权如同一座没有根基的房屋。”喀麦隆政府根据本国的条件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七一年,已经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现在正在执行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六年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喀麦隆一九七○——一九七一年度国民经济总产值已达到二千六百九十四亿非洲法郎(约合九亿七千二百多万美元),比一九五九——一九六○年度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一千一百三十六亿非洲法郎(约合四亿零八百多万美元)增长了一倍多。
农业在喀麦隆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喀麦隆有着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盛产可可、咖啡和棉花等,是世界上可可和咖啡的主要生产国之一。独立以来,喀麦隆政府采取了增加农业贷款与投资、扩大种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使主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产量逐年上升。可可豆的产量由一九六○——一九六一年度的七万二千三百多吨增加到一九七一——一九七二年度的十二万六千吨,咖啡由三万七千一百多吨增加到八万九千多吨,棉花由三万多吨增加到四万三千二百多吨。近年来,喀麦隆还注意农作物的多样化,在北部省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在中南省的上萨纳加区大面积种植甘蔗,一九七二年种植面积已达四千公顷,产糖一万四千吨,供应国内市场的需要。此外,畜牧业和渔业也都有较大的发展,出口和内销的肉类等产品有了增加。
在工业方面,独立以来,喀麦隆根据本国需要,逐步建立了一批轻工业、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建筑材料、机械装配和农具等工厂。这些工厂大多是利用当地原材料,产品为国内生产和人民生活所急需。现在,全国已有较大的工厂一百多家,工业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独立时的百分之十一点一增加到一九七一年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一。随着工业的发展,独立前那种只出口原料再进口制成品的不合理状况正在逐步改变。一九七一年,喀麦隆用本国棉花生产的棉布已能满足国内市场百分之七十的需要。
喀麦隆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主权,逐步增加了国家在同外资合营的企业中占有股份的比重。独立以来,喀麦隆除通过预算拨款建立了一些国家占有股份的合营企业外,还于一九六四年成立了国家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在一些企业中参与股份,以逐步实现“资本喀麦隆”。到一九七二年八月为止,国家投资公司已经在三十七家同外资合营的企业中分别占有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八十七的股份。在这些企业中,国家投资公司还派有代表参与企业的管理。另外,近几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完全由喀麦隆人兴办的中小企业。
独立以来,“干部喀麦隆化”的方针在喀麦隆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到一九六九年为止,在六十四家较大的企业中,喀麦隆干部和管理人员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六点二。许多同外资合营的企业中,在开办初期,喀麦隆干部寥寥无几,本国技术人员几乎一个也没有。而现在,许多企业的行政和技术人员,喀麦隆人已经占了大多数。如喀麦隆啤酒厂,共有行政干部二十一人,其中喀麦隆人占三分之二;这个厂的六十二名管理人员现在已经全部由喀麦隆人担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