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沙漠里的绿洲——陕北靖边县杨桥畔大队访问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01
第2版()
专栏:

沙漠里的绿洲
——陕北靖边县杨桥畔大队访问记
一提起沙漠来,人们往往想到那种看不到树,找不到水,沙丘连绵起伏,缺少生机的情景。可是,在毛乌素大沙漠南缘的杨桥畔,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是一个五百来户的生产大队。古长城从村子中间穿过,两侧是平坦的耕地,大片大片的沙柳构成了一道青色的屏障。拖拉机在远处奔驰。男女社员担着一筐筐沙子,改造板结的土壤。渠水沿着纵横交错的渠道流向田野,浇灌着深翻过的农田……。
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陕北连续大旱。一九七一年,杨桥畔大队在百日大旱中,粮食亩产跨过了
“黄河”;一九七二年,又在几十年不遇的大旱年里获得丰收,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六百一十斤。他们靠什么在连续大旱之年连续增产呢?靠的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靠的是有一股改造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干劲。
与沙丘争地
在芦河北岸的十里沙原上,我们看到了杨桥畔原来的面貌。这里,沙丘逐沙丘,滚滚黄沙几乎把长城掩埋了。杨桥畔的治沙“功臣”盛占海告诉我们:“今天的杨桥畔就是从这样的荒沙中造出来的。”这个披着老羊皮袄身材瘦小的老汉,是杨桥畔历史的见证人。六十多年前,他们一家逃荒来到这里。他们多么渴望有自己的土地啊!盛占海的二叔和村里的贫苦农民商量,在河上筑起柴坝,挖壕引水,拉沙造地。地主听到这个风声,纷纷赶来圈地,把贫下中农千辛万苦造出来的一点地都霸占去了。
一九三五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这一年,杨桥畔建立起人民的政权。盛占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这里党组织和行政村的负责人。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盛占海发动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治沙变工队,引水拉沙,造出大片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为支援革命战争作出了贡献。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表扬了杨桥畔群众在发展水利中取得的成绩。从此,治理沙漠的斗争规模越来越大。
全国解放以后,走上集体化道路的杨桥畔贫下中农,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向沙漠举行了更大规模的进军。盛占海和社员群众赶着小毛驴,冒着塞北的寒风,到几十里外把石头一块块驮回来,在芦河上筑起第一座拦河石坝,把河水大量引进沙漠。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抓沙顶”、“漩沙腰”、“梅花瓣”、“野马分鬃”等丰富的治沙经验,治沙速度大大加快了。一千多个沙丘、沙梁,被一个一个冲开、摊平,连绵起伏的沙漠变成了平坦的沙原。夏天引来的洪水,在上面淤起厚厚的一层泥土,造出一片片肥沃的良田。他们又在农田周围一年年种植起九千多亩防风固沙林,在耕地上建设起自流灌溉渠系。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沙漠上奇迹般地出现了。
向地下要水
从一座沙岗后面,随着柴油机的轰鸣,井水通过水泵泉涌而出。这是杨桥畔第一眼深井。象这样的深井已经有六眼了。更使我们惊喜的是那个人造海子。海子本来是沙漠中的一种天然湖泊,因为有地下水源的补充,尽管有大量的渗漏和蒸发,总能保持相当的水位。杨桥畔的群众用人力挖出了一个有二十多亩水面的海子。去年夏天抗旱时,这个海子被抽干了几次,每抽干一次,过几天又是一池碧绿的湖水。
一九六四年,杨桥畔大队广大贫下中农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第二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超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可是,从这以后连续五年原地踏步不前。关键问题是缺水。杨桥畔靠芦河的水灌溉农田,可是,每到夏季浇水的时候,正是芦河的枯水期,天越旱,河水越少。有一年夏天,芦河竟出现长时间断流的现象。有人说:天不下雨,芦河断流,在大沙漠里上哪儿去找水呀?
斗争围绕着水的问题展开。他们批判了靠天种田和无所作为的懒汉懦夫世界观,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从沙漠中夺出来的地造成不怕干旱的“胜天田”。当时,刚刚从外地参观回来的人,介绍了外地大挖蓄水池的经验,大队决定每个生产队都挖一个。蓄水池一个个挖出来了,也蓄上了水。但到用水时,水池大部分干了。原来这里是沙层,蓄不住水。
到底应该怎样解决缺水的问题?大队的干部为这件事动脑筋。这时,有几个老贫农问他们:“决定挖蓄水池以前,你们作过调查研究吗?”一句话使他们的思想豁然开朗。大队党总支书记詹立武在引水拉沙的斗争中,总是虚心向群众学习,他成了杨桥畔有名的“能人”。这次,“能人”为什么不“能”了呢?他回顾这一时期的工作,自作主张多了,和群众商量少了,他说:“人一骄傲,就忘乎所以。离开了群众,还能办成什么事情呢?”他们重温了毛主席的教导,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决心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向群众虚心学习。
群众并没有完全否定挖蓄水池的尝试,他们从失败中看到了可以取得成功的因素:既然蓄水池里的水漏到了地下,那么漏到地下的决不只这一点水,在沙层的下边必然有丰富的地下水源。一些老人回忆起过去村后有一个西海子,以后慢慢淤积起来,干涸了。也有人说,夏天最干旱的时候,芦河西岸岩壁还渗出小股小股的泉水,也许穿透沙层、石层,在地下深处可能找到水源。在调查过程中,一个解决杨桥畔缺水问题的计划渐渐形成了:向地下要水。
他们找到了那个已经干涸了的海子的遗址,试着向下挖。越挖,土越湿,最后竟挖出了水。这一发现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决定在这里挖出一个人工的海子。大战西海子的战斗很快打响了。詹立武冒着严寒,带领着青年突击队“扑通、扑通”跳下水去,站在砭人肌骨的冰水里挖泥淘沙。在干部的带动下,社员群众热情高涨地开展了劳动竞赛。经过艰苦奋战,一个容水二万方的海子提前挖成了。不久,杨桥畔又在地下九十三米的深处,找到了蕴量丰富的地下水,诞生了第一眼深井。
接连的胜利为杨桥畔战胜干旱夺取丰收准备了条件。去年,在连续一百八十多天未降透雨的大旱中,他们又建设起七座抽水站。这些海子、抽水站和机井,保证了三千二百多亩庄稼的及时灌溉,大大提高了抗御干旱的能力。烈日炎炎,禾苗茁壮。杨桥畔的群众自豪地说:“斗地,沙漠变成良田;战天,大旱也能丰收。”
续写新篇章
杨桥畔大队在前进中,注意了落实党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调动了群众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积极性。在大队办公室里,会计拿出苹果请我们吃,告诉我们,这是杨桥畔自己生产的苹果。几年来他们进一步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栽种苹果,植桑养蚕,种植药材,还养了二千只羊,四百五十多头马、牛、骡等大牲畜……。在一个沙梁上新修起的鹿场里,我们看到了在这里落户不久的梅花鹿。多种经营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化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龙眼峡下利用芦河水的自然落差,建设起一座水力发电站,使全队的照明和粮食加工都实现了电气化。他们自筹资金购买各种农业机械,耕地、灌溉、米面加工、粮食脱粒等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不久前,大队领导干部又到芦河北岸的十里沙原上去踏查,计划继续用引水拉沙的办法,在沙漠里再造出大片良田。
在批修整风运动推动下,杨桥畔大队广大干部、群众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迅速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干劲不断高涨。这些为沙漠带来了春天的人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迈步走向沙漠的深处,正在用延安精神,续写革命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