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工地新兵——记首都基本建设战线上的几个新工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02
第3版()
专栏:

工地新兵
——记首都基本建设战线上的几个新工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首都基本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建筑工人队伍增加了两万多名新兵。党、团组织积极培养,老工人热情帮助,使这批青年工人迅速成长,朝气蓬勃地战斗在首都的各个建筑工地上。
最近,我们访问了几位基建“新兵”,听他们谈革命理想,谈读书和劳动的收获,谈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辈子砌砖添瓦的决心。
打好思想基础
前些年,秦明礼在上学时,一放学就兴致勃勃地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去看工人叔叔盖房子。他看到几个月以前还是一片荒地,转眼就盖起了高楼,常常羡慕地想:“我长大了当个建筑工人多棒!”
初中毕业后,秦明礼果然被分配到建筑公司,来到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的工地。老工人把推车、铁锹和大镐送到他面前,热情地说:“小秦,好好干吧!咱们这活是专为盖房子打基础的。”
秦明礼点点头,推起车就运混凝土去了。工地上的道路七高八低,一车混凝土有五、六百斤重,不一会儿,小秦浑身被汗水湿透。他看看周围,许多老工人比自己大一二十岁,但推起车来既快又稳,于是,他擦一擦汗水,紧跟在后面继续推。下班了,他回到工棚,觉得骨架子象散了似的,往床上一躺,心想:看来,当灰土工,整天和铁锹、大镐打交道,费力气不小,一点技术也学不到。
过了一阵,秦明礼跟大伙儿转移到新的工地。他希望换点儿新的活干,学点技术。可是这回是挖地基。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工地又在山区,挖土机施展不开,只得用大镐。镐刨在冻土上,手震麻了,还挖不出多少土来。共产党员、老工人张铣锤在他旁边干活,劳动时教他打混凝土的方法,休息时同他一起读报,夜晚和他促膝谈心。
秦明礼好奇地问张铣锤是不是已经当了几十年的灰土工?张铣锤猜中了小秦这句话的意思是担心自己一辈子当灰土工,就对症下药,对他进行教育,帮助他端正对政治和技术、红与专的关系的认识。小秦看看师傅,身在工地,心里想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比比自己,感到自己的一些想法错了,领悟到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张铣锤看到秦明礼的思想有了变化,又用建房子的道理比喻人的成长,来进一步鼓励秦明礼扎扎实实地前进。他说:“没有基础,大楼起不来。房基打好了,别说狂风暴雨,就连较大的地震也不怕。建房子是这个道理,做人也是一样。”
冬去春来,秦明礼随着建筑大军,转战了一个又一个工地。工地的党、团组织用各种方式,引导青年工人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学习专业技术和建筑理论。秦明礼珍惜一切时间,加紧锻炼,向又红又专的目标前进。
三伏天,秦明礼和同志们在北京自行车零件厂的扩建工地上打房基。一天,突然乌云滚滚,接着大雨倾盆而下。秦明礼看看师傅们,不但没有躲雨,反而趁雨中凉快干得更欢。他很感动,也暗暗使劲,干得更卖力了。雨下了一个多小时,他和老师傅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干活。又一次,秦明礼参加一个重点工程的施工。正在打梁的时候,突然混凝土大梁倾斜下来,眼看要砸在阶级兄弟的身上,秦明礼勇敢机智地冲上去,使劲扶住大梁。同志们没有受伤,但他的手腕却被压了一道又深又长的口子。医生为他做了缝合手术,他没等伤口痊愈,又悄悄来到工地,抡镐推车,锻炼手腕的功能。
雨露滋润,禾苗茁壮。在党、团组织和老工人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秦明礼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不久,又担任了团支部委员和团总支委员。
秦明礼现在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工作。他以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砌砖添瓦而自豪,决心精心施工,把基础打得牢牢的,让一幢幢大楼在地面上巍然屹立。
砌好一砖一瓦
胡道永当瓦工才一年多。以前他在农村插队劳动三年,勤学苦干,经常受到贫下中农的表扬。后来,贫下中农选送他到北京建筑系统当工人,临别时叮咛小胡:“城里环境比农村要舒服,思想可不能松劲呀!”
胡道永是个活泼、好学的青年,能画画,又会唱革命样板戏,常常清早练双杠和哑铃,晚上又吹笛子和口琴。刚学砌砖的时候,他想:“这千百万块砖,大小一样,砌砖动作一样,还得学上三年才出师吗?”他一弯腰,拿起五斤来重的砖就往上砌。师傅不断给他指点,他一面点头答应,一面想:“过不了多久,我准能赶上去。”
不料,过了些日子,小胡发现当瓦工很不简单。他跟师傅在一起砌一截砖墙,用靠尺一靠,师傅砌的跟桌面那么平,自己砌的有几块砖不是往里缩就是往外鼓,还有的砖缝没对齐。师傅再一次告诉他,砌砖一定要达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缝子均匀”。小胡对这十二个字的标准早记熟了,可就是做不到。有时候师傅办事去了,他不会看施工图,就更糟了。砌宿舍楼,又是厨房又是厕所,不知道甩茬该甩在哪里,也弄不清门窗上要搁什么型号的过梁。眼看旁边的瓦工师傅们把墙一层层砌上去了,他还呆着干着急。
“为什么砌不好墙呢?”胡道永在日记中这样问自己。他决心从实践中找出答案。
这时,工地党支部根据青年徒工的要求,请了三位砌砖又快又好的老师傅,介绍为革命当好瓦工的经验,表演和传授砌砖操作方法。老工人说:砌墙也没什么窍门。你们要记住,大楼是由一砖一瓦建成的,必须对砌上去的每块砖都保证质量!胡道永想,老工人说得对。过去,我就是缺乏踏踏实实的精神,觉得一幢大楼几十万块砖,一块两块没砌平怕啥?结果这么多想几次,墙就砌不平了。从此,他扎扎实实,认真学习。晚上,他同青年徒工一起,把砖搬回宿舍,边讨论边练习。果然,困难就怕有心人。小胡和他的年轻战友们比较快地提高了砌砖本领,初步学会了看施工图,掌握了难度较大的砌外墙“把大角”的技术,不仅能完成砌砖定额,而且保证了质量。
胡道永把这种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样地用在学习革命理论,改造世界观方面,因此进步得很快。最近,他光荣地被选为出席北京市共青团代表大会的代表。
登高望远
吴泉民从小就不爱登高上树。他没想到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建筑工地当架子工,要爬上几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高空绑脚手架。第一次,他小心翼翼地跟着师傅往上爬,到了上面低头一看,顿时觉得头晕目眩,两腿直抖。他想,光站着都够呛,还怎么干活呀!回家一说,母亲也不乐意,劝他找领导说说,改学木工吧。
这一下,吴泉民的思想斗争开了:
“人们说,建筑工人的活苦,一年四季都在露天干。我看架子工又累又危险,更是苦中之苦。”
“为什么我参加工作之前决心很大,遇到具体事情就想不通了呢?这不是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吗?”
“毛主席说,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我不就是毛主席批评的那种人吗?”
老工人看出了吴泉民的心事,和他谈心,向他讲建筑工人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那时的建筑工人,饿着肚子还得扛起百十来斤重的杉槁去绑架,头昏眼花,多少阶级兄弟失足丧了命!师傅说,今天我们为革命盖楼房,建工厂。党和政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上高空还有安全带,安全网。艰苦的工作,你不干,我不干,他也不干,那一天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呢?
一天,刮起了七、八级大风。工地上两座四十多米高的铁塔间,一块横标被刮断了。剩下一根钢丝吊着大木牌在高空翻舞,随时可能掉下来砸伤下面施工的同志。这时,只见老工人杜师傅顶着狂风,攀住铁塔往上爬。铁塔在风中摇晃,杜师傅坚定地向上攀登,终于砍断钢丝绳,使横标掉落地面。
老工人的一言一行,对吴泉民教育很大。晚上,他躺在床上反复想:师傅们以实际行动,狠狠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活命哲学。我一定要向老工人学习。他想通了,又把革命的道理告诉妈妈,和妈妈一起重温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帮助妈妈也提高了认识。
首都的楼房越建越多,吴泉民的脚印也越登越高。师傅们看到他渐渐热爱架子工这个专业,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小吴!你在高空时,脚跟一定要站稳,眼睛得往远处看!”
吴泉民照师傅的嘱咐,站稳脚跟,放眼远眺,首都雄伟壮丽的市容尽收眼底:远处厂房林立,近处公路纵横。那儿是一大片新耸起的大使馆建筑,这儿是一幢幢刚落成的中小学校舍。吴泉民胸怀顿开,他激动地想:自己做的是平凡的工作,但却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深为自己的岗位自豪。
党、团组织对吴泉民的进步不断加以鼓励,认真指导他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后来,他被吸收为共青团员,还在北京市建筑系统介绍了攻读马列著作的收获。
一批又一批新的架子工来到工地。吴泉民作为团支部委员,热情地关心新战友,把自己提高思想认识的体会讲给他们听,与他们互相勉励,共同前进。
过去,吴泉民上高空绑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经过了四年多的锻炼,他在高高的杉槁架上、屋顶边沿,脚跟站得稳,走起来如履平地。他已转战了几十个工地,学会绑各种类型的脚手架。班长不在时,他还可以代理指挥全班的工作。
现在,吴泉民已经成为中共党员。他经常对他的青年伙伴们说:“毛主席说我们青年人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就要敢于打先锋,积极主动地去接老一辈的班,尽快地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