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一只“传宝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03
第3版()
专栏:

一只“传宝箱”
来湖北省麻城县张店公社卫生所住院的病人,躺在柔和的病床上,感到舒适温暖。要问病床上垫的厚厚实实的棉絮是从哪里来的,这还得从所里的一只“传宝箱”说起。
过去,这个卫生所有些同志把用过的棉球都丢掉了,所长何正煌觉得很可惜,就办了一只“节约箱”,把扔在地下的棉球,一个个捡起来,准备洗净晒干消毒后再用。可是有人说:“何所长,一个棉球能值几个钱,丢掉算了。”老何想,丢掉了一个棉球,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实际上是丢掉了无产阶级勤俭节约的本色。因此,他就组织全所同志学习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的教导。从此,大家都留心把用过的棉球收集到“节约箱”里。三年来,他们把攒下来的棉球一称共有二十多斤,就打了三床棉絮作病房的垫絮用。同志们为了把这个好作风传下去,就把“节约箱”改名为“传宝箱”。后来,全所的同志发扬了这种好作风,不仅在使用纱布、药品、纸张和行政开支等方面都注意节约,还自力更生有计划地采药、种药、制药。几年来,他们共节余合作医疗费六千多元,为各大队合作医疗的巩固作出了贡献。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