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掌握规律 养好鱼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05
第3版()
专栏:

掌握规律 养好鱼苗
江苏省常熟县水产养殖场科学实验小组
鱼卵在孵化池里孵化成鱼苗后,需要放入鱼池饲养成七至八分大小的夏花鱼种。过去,以为只能把鱼苗放在清水池内饲养,决不能放在肥水池里饲养,这是老规矩。理由是:鱼苗小,水色肥,容易引起鱼苗死亡。但是,清水饲养鱼苗费饲料,生长慢。这个老规矩能不能打破?我们决心试验一下。开始,肥水池的鱼苗的确比清水池的鱼苗长得快,而且鱼苗肥壮。大家见了很高兴,都说:“肥水里能长出好鱼苗。”可是,过了十多天,我们再把鱼苗捞起来一比较,就吃了一惊。原来肥水池里的鱼苗只长膘,不长身长,成了肉团鱼,有的鱼苗还瘦了下去。是什么原因呢?毛主席说: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我们就注意观察肥水的变化与鱼苗生长的关系。鱼苗刚放入肥水池时,水色是淡茶色,鱼苗生长得很活跃,也时常潜入水底游玩,这些日子,鱼苗生活正常,生长也快。可是,随着池内的水色逐渐变浓,鱼苗活动量就逐日减少,鱼苗活动的水层也逐日上升,这时,鱼苗生长就比较缓慢。为了进一步弄清原因,我们又注意观察气候变化对鱼池带来的影响。一天下雨后,我们发觉肥水池水色变淡了,鱼苗又活跃起来,食量也增加了,鱼苗活动的水层也下降了,鱼苗又生长开了。但是,过了几天,鱼苗又出现了不爱吃食的现象。这个偶然的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就发动大家进行分析,发现随着肥水池里的水色淡——浓——淡,鱼苗活动的水层就跟着下——上——下,鱼苗生长就快——慢——快。根据“水缺氧,鱼浮头”的规律,这种现象说明鱼苗生长快、慢与水中含氧程度有关。开始,肥水中有足够的氧气和浮游生物,适应鱼苗生长,鱼苗就长得快。随着鱼苗的长大和浮游生物的增多,需要的氧气也逐渐增多,鱼苗与浮游生物争氧气的矛盾就比较突出,容易造成缺氧,影响鱼苗生长。一下雨,池内注入了新鲜水分,增加了氧气,鱼苗又活跃了。这一分析,使我们认识了肥水池内缺氧是造成鱼苗不能健壮生长的主要原因。我们就对症下药,试验往肥水池中加清水。鱼苗果然生长得比以前快了。
我们还根据水色变化,鱼苗活动情况和浮游生物活动多少,摸索了何时需要加水的规律:一是根据水色来判断,水色向暗黑色转化,说明水色已经过浓,需要加水,使水色经常保持淡茶色;二是根据浮游生物来判断,浮游生物由白色变成红色,说明已经过老,会与鱼苗争氧气,需要加入新水,促进部分浮游生物的死亡,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三是根据鱼苗的活动情况来判断,发现鱼苗不爱吃食,爱在上层活动的现象,就需要加水。这样,根据肥水池的变化,经常往肥水池里加新水,同时,又不断加入适当的肥料,使肥水池的水经常保持足够的氧气,又不缺肥,保证鱼苗健壮地生长。
过了不久,我们发现每当往肥水池里加清水时,鱼池里的几十万条鱼苗都挤着来顶水游玩,鱼挤鱼,常常引起鱼苗伤亡。加水的时间一长,鱼苗就长时间的顶水,不想吃食,需要采取措施。有人却说:“顶风鸟,溯水鱼,顶水是鱼的本性,要不伤鱼,除非不加水。”
大家反复分析讨论,认识到加水是引起鱼苗顶水游玩、不想吃食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进加水办法。于是,我们就试用不同的加水方法往鱼池加水,一是细水长流法;二是量多快灌法;三是量少勤灌法。发现加水的方法不同,引起鱼苗的反应也不同。细水长流,加水不停,鱼苗就顶水不停,容易造成鱼苗挤伤;量多快灌,不仅引起鱼苗顶水,而且容易把鱼池里的水冲浑,引起鱼苗死亡。实践结果,是量少勤灌的方法较好,这样加水分散,时间短促,鱼苗还没来得及挤来顶水,水已经停灌了,这样就避免了顶水而引起伤鱼的现象。从那以后,我们就采用“量少勤灌”的加水方法,基本上解决了鱼苗顶水挤伤而引起死亡的现象,使鱼苗成活率从百分之六十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