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农业面貌变 路线是关键——湖北黄陂县粮食连续三年增产是怎样实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08
第2版()
专栏:

农业面貌变 路线是关键
——湖北黄陂县粮食连续三年增产是怎样实现的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湖北省黄陂县从一九七○年起,连续三年获得丰收。在历史最高年产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年递增粮食近一亿斤,三年连续跨进三大步。
一九六五年是黄陂县历史上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总产量为五亿二千多万斤。一九七○年达到六亿三千万斤,一九七一年提高到七亿六千万斤,一九七二年又上升到八亿零三百万斤。粮食亩产量也突破了过去五、六百斤的水平,直线上升,一九七二年战胜了严重干旱,亩产超过千斤。与一九六五年相比,三年间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七。棉花和生猪生产都增长一倍。
三年来,这个县向国家交售粮食四亿四千万斤,棉花一千四百七十万斤。全县集体储备粮食三千多万斤。社员收入显著增加。
路线为纲,纲举目张
中共黄陂新县委和县革委会成立后,一直考虑着这样一个问题:十多年来黄陂县粮食亩产为什么总在五、六百斤上下徘徊?到底怎样才能更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对这个问题,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黄陂人多田少,土质差,黄陂的土地养不活黄陂人。有的说,黄陂靠武汉市近,农村中手工艺人多,应该多派人出去抓现钱。当时全县有八、九万个劳动力常年在外面,放弃了农业生产。
一九六九年底,县领导班子成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李集公社两个生产队的情况使县委受到很大的启发:红星大队朱家铺生产队党支部,以路线斗争为纲,狠抓了阶级斗争,不断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决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集中力量,大办农业。全队每人平均只有五分水田,一九六九年平均亩产达到一千四百多斤;对国家贡献一年比一年多,社员收入也逐年增加。和朱家铺生产队条件基本相同的新荣大队第五生产队却是另一番景况。这个队的一些干部,认为人多田少,光依靠种田发展不大。他们派了大批劳动力出去搞“副业”,作为改变生产队面貌的一条出路。结果农业生产劳力不足,部分水田种成了旱地,粮食平均亩产只有六百斤。每年还需要国家供应一部分粮食。在家种田的社员不安心,个别人竟走上弃农经商的邪路。
经过多次讨论,大家认识到:问题表现在生产上,实质是在路线上。是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还是“以副为主”、“以钱为纲”?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黄陂县十多年来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的关键。
县的领导班子回顾了二十多年来黄陂县农业生产发展的曲折道路:刚解放时,全县粮食总产量只有三亿多斤。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到一九五八年上升到四亿四千多万斤。以后,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农村劳动力外流,产量下降到三亿多斤。一九六四年以来,黄陂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和“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刹住了资本主义的歪风。一九六五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五亿二千多万斤。但是,后来情况又有反复,劳动力一度又有外流,粮食产量也下降了。
历史的经验,当前的现实,提高了县领导成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连续举办了七期路线教育学习班,轮训了三、四百名领导骨干。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通过忆苦思甜,认识到只搞副业,甚至弃农经商,那是资本主义死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才是毛主席指引的幸福路。县委、县革委会还抽调了五百多名县、社机关干部,到基层蹲点,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外出的劳动力,陆续回到农业生产战线上来。
认真抓农业生产以后,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向,有的生产队只种粮食,忽视了组织社员进行正当的副业生产。结果,粮食增产了,副业收入减少了。针对这个问题,县委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广了蔡店公社集中“八匠”办企业、搞副业的经验。这个公社把各种工匠共两万多人分别组织起来,兴办了一千三百多项社、队企业和副业,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社员生活服务。社、队办的农机修配厂(组),三年来修造了大量农机具。在办好社队集体副业的同时,他们还按照党的政策,鼓励社员进行正当的家庭副业。对少数有特殊技术的工匠,有组织地让他们外出进行副业生产,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又增加了社、队集体收入,支援了农业生产。
路线带动一切。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黄陂县真正形成了千军万马大办农业的群众运动。
鼓足革命干劲,改变生产条件
根据本县和外地先进单位的经验,黄陂县委坚定地认为,要彻底改变粮食生产发展缓慢的局面,就要象大寨贫下中农那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农田。县委遵照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伟大教导,带领公社、大队干部、贫下中农和水利技术人员,冒严寒,顶烈日,穿深山密林,涉湖水河沟,查水路,测地形,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第一手资料。黄陂县北部是山区,怕旱;南部是湖区,怕涝;中部丘陵地区既怕旱,又怕涝,历史上灾害很多。解放后,黄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修水利,除水害,初步减轻了旱涝灾害的威胁。但是,全县仍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水田,不能做到旱涝保收,群众迫切要求根治旱涝灾害。
县委根据山区、丘陵、湖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全县进一步兴修水利的规划,发动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治山治水的群众运动。一九六九年以来的三个冬春,每年有十万多劳动力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北部山区挖新塘,修旧堰,建排灌站,筑小水库,延伸渠道,解决干旱问题;南部湖区,集中解决抗洪排涝问题,以排为主,排灌结合,围堤开沟,建抽水机站,大大减轻了湖区的水灾威胁;中部既怕旱,又怕涝的几个公社,大力抓了水利配套工程。三年来,黄陂县共完成农田水利工程三千五百多万土石方,水田保收面积从四十万亩扩大到五十四万亩。近两年来全县共植树造林六万五千多亩,旱地改水田、坡地改梯地三万多亩,改造冷浸田五万多亩,由于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全县面貌初步改变。
县委领导成员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蹲点跑面,走到那里干到那里,一身泥,一身汗,贫下中农看了从心里喜欢,说:“有这样的干部,黄陂面貌不难改变。”
黄陂县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地稳步上升,对国家的贡献显著地增加。但是,黄陂县委并没有满足于这些成绩,他们领导全县人民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在全县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科学种田的群众运动,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黄陂人民正在通过科学实验的斗争,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