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老书记新风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09
第2版()
专栏:

老书记新风貌
本溪钢铁公司机电厂党委书记姚长林,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就是这个厂的党委书记。前后同是一个人,又担任同一个职务,由于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思想面貌却发生了显著变化。
姚长林的新面貌,突出地表现在他处处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密切联系群众。几年来,他没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室。同志们都说:“咱厂的每个车间和上百个生产班组就是老书记的办公室。”去年春天,同志们想方设法给他腾出一间办公室来,姚长林说:“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要到群众中去,哪能老蹲在办公室?房子比较紧,还是给一些办具体事务的同志用吧!”
一九七一年夏天,一连多日,阴雨绵绵。这期间,姚长林天天到上级机关去开会,厂办事组同志决定发给他一件雨衣。老姚却问:“工人都有吗?”回答说:“是照顾领导的。”
“照顾领导”这句话,立刻引起姚长林的警觉: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自己路线斗争觉悟不高,搞了一些特殊化的东西,由此开始脱离群众,逐渐发展到偏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犯了错误。想到这里,他诚恳地说:“工人做工,我开会,只是分工的不同。为什么我就该享有这份额外的待遇?可不能象过去那样,不关心群众生活,只图个人的安逸呀!”送雨衣的同志只好把雨衣拿了回去。
姚长林家在采屯的工人住宅区里,为了方便他的工作,上级和同志们曾给他另找了较近的宿舍,通知他搬进去。姚长林谢绝说:“俺跟工人们在一起住惯了,再说比我更急需调换住宅的同志多得很呢!”他把新宿舍让给了急需的同志。
姚长林经常找群众商量办事。几年来,他在厂里聘请了三十多名老工人作为自己的参谋。在改造本钢的过程中,厂里接受了制做五号高炉关键部件——大钟的任务。这个部件需要三十吨钢水浇铸,可是当时厂里的两台电炉,合起来一次才能炼出八吨钢水。对此,有人摇头说:“用两台小电炉一次浇铸出三十吨的大钟来,等于让蛤蟆去吞大象,难上难!”难道要被困难难倒吗?姚长林向一些老工人请教后,就赶到铸钢车间。一面向群众宣传制做大钟这个部件,对改造本钢、加速钢铁工业建设的重大意义,一面大讲“大和小”的辩证关系,增强了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克服困难的信心,工人们把制做大钟的任务包下来了。姚长林又跟工人一起反复实践,采用“薄炉壁、小炉门、深炉底、高炉顶”等措施,用两座合起来才有八吨容量的小电炉一次浇铸了三十吨的大部件,把大钟提前送到了工地。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