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繁星灿烂照彝家——凉山“小水电”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10
第3版()
专栏:

繁星灿烂照彝家
——凉山“小水电”侧记
每当天安门广场华灯初放的时刻,祖国西南部大小凉山彝族人民的千家万户之中,也亮起了电灯,宛如灿烂的明星,照耀着这里的新兴城镇和偏僻山村。在明亮的电灯下,青年们在阅读《毛泽东选集》,姑娘们绣着百折裙,老大娘和老大爷捻着羊毛卷,有些人围坐在广播喇叭下学唱革命样板戏。
在内地生活的同志,也许以为这是平常的生活情景。可是,同志,这里是边远的山区,生活在这里的彝族人民祖祖辈辈不但没有见过电灯,什么是电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彝族人把灯叫“马角”,意思是竹火把。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点起它;夜间走路的时候,人们点起它。在解放前那黑暗的时代,劳累了一天的奴隶们,只能就着锅灶里残余的火星,吞咽着苦蒿巴和野菜。奴隶们悲愤地说:“木尼里莫克及索!(白天和黑夜一个样)”多少年代过去了,人们仰望天上的星星,幻想着人间会有这样的明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大小凉山飘起了五星红旗,奴隶们跨越几个社会历史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但是,要改变山区落后的面貌,还得经过斗争。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战鼓响彻全国,也响遍凉山。彝族兄弟迈开跃进的步伐,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地办起了小水电站,千千万万颗夜明珠驱走了无边的黑暗。不久,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刮起了下马黑风,有人也在嚷嚷什么“凉山不要跟着热山跑”,就这样,凉山“小水电”被扼杀了。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刘少奇一伙的修正主义路线,重新激起了彝族人民大办小水电的革命干劲。例如雷波县拉咪公社一左生产队,位于高山区,从这里到遥远的县城,全是盘曲险恶的羊肠小道,运机器都很困难。但是,困难难不住决心建电站的彝族人民。他们豪迈地表示:愚公能移山,我们一定能修水电站!没有仪器,他们用空瓶子装上水当水平仪,拉线测量;没有运输工具,他们每天往返一百六十多里山路,从区上把水泥背回山寨;没有钢管,他们就打石头管子代替。
正在建站施工的紧张阶段,坡上的莜麦黄了,荞子熟了,包谷地也该锄草了。全队只有三十个劳动力,怎么办?大队长和社员一商量,决定生产、建站两不误,白天上地里收割、锄草,晚上点火把挖凼、修沟。一到夜晚,通红的火把照得整个山坡通明,一阵阵劳动号子声打破山林的寂静。
引水沟挖好了,水管安上了,机房建成了,电线接通了,电灯装起了,人们满怀希望期待着电的来临。试车的那天晚上,一阵电机的轰响,机房里的电灯先是发红,后是变白,最后射出耀眼的光芒。坝子里的电灯亮了,横跨溪沟的木桥两头的路灯亮了,一户又一户彝家的电灯亮了,小小的山寨一片光明,一片欢腾。小伙子头上盘起英雄结,姑娘们穿出鲜艳的百折裙,老人们披上羊毛披毡,人们奔走相告:“电灯惹!电灯惹!(电灯亮了!电灯亮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小水电站。全州所属九个县,共建小水电站五百六十三座,装机五百七十五台,总容量八千七百多瓩。全州百分之七十二以上的公社和乡,百分之四十的大队,都安上了电机。仅雷波一县就修起一百二十多座这样的电站,十个区,四十九个乡,区区、乡乡都有了电站。
小水电站给彝族人民带来了光明,更快地送来了毛主席的声音,也带来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的动力。
小水电事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州农村的广播事业。仅雷波一个县就安装了九千多只广播喇叭,一万二千多户社员都能及时听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
小水电事业的发展,把妇女从一部分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点灯不用油,推磨不用牛”的理想。雷波县兴田乡建成六座小水电站,安了三十四台为社员加工米面的机具,节约出大量劳动力,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现在,兴田乡灌溉面积由原来的二百六十多亩增加到一千一百七十多亩。一九七○年粮食总产量一百三十六万多斤,比解放初期翻了三番;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也获得较好收成。雷波县卡哈洛公社盛产甘蔗,往年靠牛拉石磙,人工榨糖,由于劳力紧张,大量甘蔗烂在地里,每年只产糖两万多斤。现在改由机器榨糖,每年产糖二十多万斤。
现在,小水电站已经从小凉山发展到大凉山。一到夜晚,越西、美姑、甘洛等县,也亮起了万家灯火,与天上灿烂的繁星交相辉映,照亮了彝族人民无限美好的锦绣前程。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革委会报道组
四川日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