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从旧的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14
第2版()
专栏:

从旧的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吴学恒
前个时期,在鲁迅杂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试验课教学中,我采取了发讲义、答问题的方法,收到的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从高一(4)班请来七位学生,学习成绩有的较好,有的较差。我要他们带着课本和字典,先把鲁迅的这篇杂文看三遍,查一查不懂的字词,想一想这篇杂文主要说的是什么。仅仅用了一个课时,七位学生不但查到不懂的字词,而且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随后,我又跟他们一起研究课文的重点、难点,共同商量怎样进行教学。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编写了讲义。讲义串讲了课文,并提出了一些学习方法。课前还布置预习。
第一课时,我把讲义发给学生,先说说讲义上的“教法说明”,使学生心中有数,并且请他们提出改进意见。第一、二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研究讲义。
下了课,我被学生讨论研究问题的景象吸引住了。他们有的在认真钻研、独立思考,有的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把不懂的问题一一写在纸条上。
晚间,我把纸条统计了一下,围绕着课文和讲义,学生一共提出五十三个问题。这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我兴奋得几乎彻夜不眠,忙着翻书本,查资料,写答案。在我从事十年语文教学工作的日子里,这一夜要算是最难忘的。
第二天,我向学生重点地回答了我能解答的问题,也如实地说明了我还弄不懂的问题,请他们研究,我也研究。这样,更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下了课,两个学生找我研究他们还不理解的地方。一个说:“鲁迅在文章中,既说‘以一击致敌人的死命’,又说‘决不是一个诗人所能提笔判定生死的’,这该怎么理解呢?”一个说:“这样理解对不对?鲁迅说的致敌人的死命,使敌人受伤或致死,都是打中敌人要害的意思。”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理解,并补充说,笔战和实战是和敌人作斗争的不同形式。而实战又分战场上和战场下,这是有区别的。跟这两位同学的研究,又启发了我,使我进一步认清鲁迅在文章中提出的“笑骂”、“热骂”、“怒骂”和“辱骂”的区别,继续研究我没能完全弄懂的“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含义。
本来我设想用三个课时结束教学,后来,我又根据他们的意见,再增加一个课时,让同学讨论讲义“小结”中的三点,加深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方法的理解,并要求每人写一篇短文:《试验课的收获、体会和意见》。
学生们在短文里对这次试验课表示出强烈的反响。有位学生还归纳出这种教学方法的五点好处: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采取课前预习的措施;
二、有利于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采取范读、领读、默读等多种形式;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采取看讲义、研究讲义的方式;
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采取学生提问题、老师回答和师生共同商量的办法;
五、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采取写收获体会,自己总结提高的做法。
学生的这种归纳,是我所做不来的。用他们的话说:“这是在切身体会中得到的。”
实践的结果证明,毛主席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深受学生欢迎的。通过这次试验课,学生对鲁迅的这篇杂文,不仅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而且能够联系当前阶级斗争的实际,加以应用。一位学生在学习体会中写道:四十年前,鲁迅就提出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名言,主张“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三十年前,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分析了这种吓人战术的阶级本质,指出“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毛主席的教导和鲁迅的主张,成为我党和我国人民战斗的有力武器。不久前,《人民日报》发表的述评,针对苏修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恶毒攻击和谩骂,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事实证明,一切假马克思主义者、修正主义者都经常用吓人战术。可见,文风和路线有着紧密的联系。
读了这段体会,我的喜悦心情是抑制不住的。要知道,这是一位原来学习成绩不很好的学生的体会呵!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回顾试验课的全过程,进一步感到毛主席这个论断的英明正确。这次教学过程中,他们对教学改革的热情,敢想、敢说、敢做的勇气,努力钻研,积极思考,敢于打破旧框框的精神,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一直是鼓舞和鞭策我前进的力量。在教育革命深入到教学领域的时候,我感到时时注意研究我们教育的对象——青年的特点,树立为他们服务、向他们学习的思想,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