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改造沙荒盐碱 做出更大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16
第2版()
专栏:

改造沙荒盐碱 做出更大贡献
新疆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二十九团
我们团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过去是个“十亩庄稼一担挑”的重盐碱地区。一九五○年开始垦荒,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建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军垦农场。
过去由于经营思想不明确,盐碱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粮食产量很低。长期以来,生产虽然有所发展,亩产量却在百斤上下徘徊,经常亏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团深入开展学大寨群众运动,扭转了低产、亏损局面,生产发展较快,转为向国家上缴利润。一九七二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仍获得第七个丰收年,粮食总产达二千三百万斤,平均亩产四百二十点五斤,万亩水稻亩产过了“长江”。
我们团是怎样由低产变高产,由亏损转盈余的呢?军垦战士说得好:“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毛泽东思想的无比威力。”
治理盐碱是这里改变生产面貌的关键。从建场开始,广大职工就开展了挖渠、排碱的战斗。但是,由于刘少奇一伙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影响挖渠排碱工程的进行,已挖好的渠道也因失修而淤塞。加上田块过大,不仅碱排不出去,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经过反复实践,我们逐步摸索出“挖渠排碱和种稻压碱相结合”的经验。近几年,全团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搞群众性的挖渠排碱运动,农闲大干,农忙小干,经常清淤挖渠,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七年来,全团共清挖排灌渠近五百公里,出土二百七十万方,使现有耕地做到来水有源,去水有路,灌溉成网,并把大条田改小,把地下水位降低,创造了种稻去碱的经验。几年来,水稻面积逐年扩大,土地越种越好。
此外,我们还实行水旱轮作,大搞积肥运动,选育抗盐碱优良品种等科学措施,基本上治服了盐碱,农业连续七年夺取了丰收。
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两条路线斗争也很激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叛徒刘少奇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有的机务人员为奖金开车,耕作粗放,影响了农业增产。后来,农场又在“农机赔钱”等谬论影响下,大量压缩农机人员,严重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通过对修正主义路线的批判,加强了连队的农机建设。近七年来,全团机械作业已经发展到平地、挖渠、打埂、中耕、扬场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几年来,我团在集中主要力量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还抓了长绒棉、油料、牧草、瓜果、药材等方面的生产,增加了收入。我们还本着为农业生产服务和为职工生活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开展了二十多项加工工业和编制、捕鱼等副业生产。去年加工工业和副业总产值达五百多万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点四。
由于生产的发展,盈利逐年增加,有的同志产生了“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思想。领导上又教育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各连利用业余时间打土坯,运沙石,自己建造房舍。全团还组织四百多名家属参加劳动,生产了大批农副产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