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战斗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4-16
第3版()
专栏:

战斗生活
隆冬,北国边疆,冰天雪地。日夜守卫在这里的解放军战士,生龙活虎,朝气蓬勃。下面介绍的是他们生活中的几个片断。
简易夜校
夜幕降临了。特务连的同志们一个个挟着书,手里端着用罐头盒、浆糊瓶做的小煤油灯,来到侦察排二班住的半掘开式小屋里。这是每周两次的夜校开课了。
这个夜校办得再简易不过了。教室就是二班的宿舍,没有凳子,大伙坐在铺上;有的把书放在木墩子上,小煤油灯就放在一旁。
不要看夜校小,大家的学习热情可挺高呢!他们以自学为主,结合集体讨论,让能者为师。他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面学习革命理论,一面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收到了好效果。蒙古族战士窦占柱在训练中,一度成绩不好,他以为自己笨,失去了信心。在夜校里,他刻苦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懂得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以后,他为保卫祖国刻苦训练,在考核时取得了良好成绩。战士们编词歌唱夜校好:“星儿明,月儿亮,小夜校里人满堂。小油灯下不知倦,革命真理指方向。”
英雄哨所
在战斗英雄杨林牺牲的地方附近,屹立着一个英雄的哨所。它周围地形复杂,又在一个风口上,人称是“祖国的眼睛”。在这里值勤的战士们,送走一个个风雪夜,迎来一个个黎明,百倍警惕地守卫着祖国边疆。
这个哨所,是在一个冬天建立的。那时,滴水成冰,哈气成霜。建哨的战士冒着刺骨的风雪,刨坚冰,挖冻土,干得热火朝天。一镐头下去,震得两臂发麻,只能在地上刨一个白点。困难大,没有战士的决心大,他们终于把哨所建成。
战士们从驻地到哨所去值勤要经过一条小河。一个冬夜,迟文秀踏着冰去上哨。突然冰层破裂,陷进河里。他奋力上来,抖了抖衣服上的水,迎着寒风走向哨所。和他一同去上哨的战友劝他回去换个人来,他谢绝了;下哨的同志要替他站岗,他怎么也不依,坚持站完了自己的一班岗。下哨后,同志们见他身上硬梆梆的,闪明发亮,问他咋回事,他愉快地说:“是姓‘河’的送咱一身盔甲!”
特别球台
元旦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照着白雪,山河显得格外壮丽。在一个山脚下的一块平地上,几个战士围看一场激烈的乒乓球赛,不时拍手叫好。然而,值得赞扬的不仅是这场球赛,还有他们进行比赛所用的球台。
说起这张球台,真是有些特别,它不是用木头做的,也不是用水泥做的,而是冬季北国边疆的“特产”。
还是去年十二月,解放军某部二班来这里值勤。为了炼好身体,保卫祖国,一些战士热心地筹划着打乒乓球的事儿。可是,没有球台怎么办呢?用木头做,一是树木不能乱伐,二是没有工具。这时,张树清就和大伙合计:能不能让“雪朋友”帮帮忙?把雪堆在一起,拍个球台,上面浇上水,冻成冰,保准不错。大伙一听,高兴极了,都说是好主意。
说干就干。大家选好地形,七手八脚地就动工了。雪台拍成后,往上浇水制造台面时,却出了问题。水浇上平台后,全部渗了进去,台面成了“马蜂窝”。大伙又想出了办法,先把水和雪拌成糊状,铺平台面,然后再用水浇。这下成功了,台面象镜子一样光滑。大家把它叫做“特别球台”。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