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防治虫害的几种药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5-21
第4版()
专栏:农业生产

  防治虫害的几种药剂
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
六氯苯(俗称六、六、六、)
六氯苯是继D.D.T.之后所发明的新综合有机化合物杀虫剂,同时具有胃毒、触杀及薰蒸三种作用,其有效杀虫成分为“克灭杀”(Gammxane),简称G.I,故六、六、六之杀虫力量通常以G.I.之含量高低来决定。此药用以防治蝼蛄比信石好:(一)药力强;(二)价格便宜,每亩地用药二两至四两,只合小米一斤(即一斤小米可以防治一亩地蝼蛄);(三)信石对土壤有害,六、六、六,则无害。
性状:克灭杀为无色结晶体,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中,化学性很稳定,对光热及酸均不起作用,但遇碱性物则发生反应而分解,其各种同素体的混合物为棕色粉状,味苦,有强烈的酸霉味,杀虫力强大,一经接触或吞食后即可致虫于死命,而绝无复活机会,并具有持久残余毒力,毒力之速比D.D.T.为大。
施用方法:六、六、六对各种农作物害虫均有相当强大的毒效,举凡直翅目、鞘翅目、鳞翅目昆虫多可用以防治。兹将重要害虫之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①防治飞蝗:
甲、毒饵:麦麸一份(一斤)水十份(十斤)
药量:每斤麦麸中含千分之三G.I.的6.6.6.一克,(另配加糖或植物油少许以增引诱力)。此法用于四龄以下之蝗群效果较佳。
用法:于早晨起至午前撒布于蝗区内之作物或草地上,每亩用量视地形及蝗群数目与龄期而不同,通常每亩用饵二——六斤。
乙、粉剂:治蝗用六、六、六须含G.I.千分之一——千分之五者为宜。施用量随蝗区植物环境及蝗群之数目、龄期不同而有差别,防治初龄幼蝻每亩用含千分之三(G.I.)者——四斤,对四——五龄或飞蝗应用含千分之五G.I.6.6.6.二斤——四斤。
此药可直接喷于植物或草地上,或在一个区域内喷药将蝗喃驱至施药地,蝗虫爬上附着药粉之植物时,决死无生。
②防治蝼蛄:
甲、毒饵:麦麸一份 水一份。
药量每斤湿麸中拌入含千分之三 G.I.的6.6.6.三克,配加生油或粗糖水。每亩用量二——四斤。于黄昏前撒布于发见蝼蛄为害植物之土面,一至三天后田间便可陆续发现部分已死或已半死的蝼蛄僵卧土面(一部份能回土中,则死于土中)。任灌溉或雨后施用,效果更为显著。
乙、毒谷:将谷子煮熟取出稍晾干,将药混入其量含G.I.6.6.6.千分之三即可,用时如浓度高之6.6.6.可混合相当之黄豆粉,使易于附着然后将药拌煮熟之谷子,随播种时播下,每亩约用毒谷四——八斤,视蝼蛄为害程度而异,此法目的在毒杀蝼蛄保护未发芽种子在土中免被蝼蛄吃去。
③防除稻蝗及稻苞虫:粉剂或液剂须用含G.I.千分之三的6.6.6.于早晨喷于稻叶上,每亩用量三——六斤。
④防治十字花科之猿叶虫、菜白蝶、小菜蛾或黄跳蚤@(菜跳蚤):对此类为害白菜之幼虫或成虫可用含千分之二G.I.的6.6.6.粉剂于清晨撒布被害叶上(菜蛾应撒布于菜心中),每亩用量二——四斤,视作物大小而异。
⑤防治大绿浮尘子:可用含千分之二G.I.6.6.6.粉或液,撒布于被害作物上,每亩用量二——八斤,视作物大小而异。
⑥防治切根虫:毒饵配合量(参考飞蝗的防治)。于黄昏前撒布于被害作物附近。
⑦防治行军虫(黏虫):用含千分之三G.I.的6.6.6.粉剂或液剂撒布或喷射于被害作物上每亩用量三——八斤,视作物大小而异。
此外对蚜虫类、鳞翅目幼虫、甲虫类之金龟子、象鼻虫、金针虫、金花虫以及蝇、蚤、虫及仓库害虫,均有特别之功效。
使用时应注意的几点:
①六、六、六、粉或液不能与石灰水、石灰或碱混合用。
②六、六、六、对瓜类作物必生药害,故不能施用于瓜类。
③六、六、六、可与D.D.T.硫黄粉或砒酸钙合用。
滴滴涕(D.D.T.)
性状:滴滴涕(D.D.T.),为一种综合之氯化有机化合物,具有胃毒及触杀两作用,其特点不在迅速杀死害虫,而在其有持久毒性,为一般杀虫药剂所不能及。滴滴涕除不能与石灰硫黄液或碱、肥皂混用外,可与各种杀虫杀菌剂混合使用。
防治农作物害虫:用于防治若干农作物害虫,效果很显著。通常可使用喷雾器将D.D.T.直接使用于作物上,药剂分布宜均匀,不必直接喷于虫体上,喷于被害作物叶茎上,便可生效。每亩约用十两左右。
(1)咀嚼口器害虫:对于梨步曲、枣步曲的幼虫、猿叶虫、青虫、菜跳蚤,稻包虫等都很有效,在清晨露水未干时用喷粉器将百分之三的D.D.T.粉撒布于作物上,喷粉要匀,通常每亩用药量三至五斤。如水湿性D.D.T.或D.D.T.乳剂直接放于水中,便可应用,通常每亩用药四至八斤,视作物大小栽培密度及虫子密度而异。
(2)吸收口器害虫:对蚜虫、菜椿象及各种蔬菜果树之浮尘子也有效,同时蚜虫及浮尘子,能将毒素从有病株传至无病株,这种虫可用百分之三的D.D.T.粉防治,每亩用药三至五市斤。如用水湿性D.D.T.或D.D.T.乳剂则用含百分之一至二浓度之液体,每亩需要药量四至八斤。
(3)蝼蛄:以含百分之二的D.D.T.水液(以水湿性D.D.T.加水而成),灌注于发见蝼蛄为害之苗床或苗圃的土面,每平方尺用药约为四两,并无药害,此法用于烟草苗床,效果颇著。
但此药应注意:
(1)D.D.T,有毒不能入口。
(2)D.D.T,溶液有渗入皮肤可能,不得与皮肤多接触。
(3)D.D.T,不能与石灰硫黄液或碱混用,以免毒效消失。
(4)D.D.T,不宜防治瓜类害虫,因其能阻碍瓜类生长。
(5)曾施用D.D.T.之蔬菜,宜慎加洗涤以免中毒,因D.D.T.有持久毒性,故蔬果残屑不宜饲喂家畜。
苦树皮
苦树皮之根茎叶花均有杀虫效力,其中以多年根皮为最佳,茎叶次之,花果更次之。
土法调制有粉剂与液剂两种——(一)粉剂:将叶或根皮晒干,投入锅中用慢火炒燥,待有刺激奇臭发出,即取出捣成粉末。使用方法,趁早晨朝露未干时,用罗或粗布袋撒到白菜叶面,以治猿叶虫的成虫和幼虫。
(二)苦树皮之根皮一至二斤,加水三至六斤泡煮成原液,用时以每斤皮加食盐四两,兑水三十斤至四十斤的比例稀释,用喷雾器喷洒蔬菜叶上,治猿叶虫很有效力。
砒酸铅
胃毒剂,对于卷叶虫、蔬菜青虫、棉造桥虫、果树上之食叶害虫均可应用,特别是对鳞翅目的幼虫,比较砒酸钙效力大。
施用方法:有液用粉用两种,可随意采用,兹分述如次:
(甲)液用法:按水二百份砒酸铅一份至二份(重量)之比例,将砒酸铅装入细布袋中,然后放入量好之水中,用手缓缓揉搓,待砒酸铅完全揉出后,再用棒搅拌,使砒酸铅均匀分布水中,然后喷用之。在喷射时随时搅拌以免药粉沉淀。
(乙)粉用法:将砒酸铅一斤配合过筛之细石炭粉一至二斤调和均匀后,置于喷粉器中,于早晨露未干时撒布于被害作物上。
(丙)每亩用药一斤即可。
砒酸钙
砒酸钙是胃毒剂,对于一般咀嚼口器之害虫很有效力,如猿叶虫、锯蜂等特别对直翅目、鞘翅目较砒酸铅效力大。
施用方法:有液用、粉用两种,普遍液用较为简便,但叶上有毛之作物以粉用法为佳,兹分述两种用法如次:
(甲)液用法:按水二百份砒酸钙一份(重量)之比例盛于桶中,将砒酸钙放入充分搅拌后,再用喷雾器喷布菜叶正反面上,喷射中随时搅拌以免药粉沉淀。
(乙)粉用法:按砒酸钙一份,细熟石灰一份至二份之比例配合,惟所用之石灰须先筛过,再与砒酸钙充分混匀后于早晨露未干前撒布之。
(丙)每亩药一斤即可。砒酸铅及砒酸钙应注意事项:
1、砒酸铅、砒酸钙,毒力甚强人畜均不可入口,施用后之残屑及盛器,均须妥慎处理,以免小孩及牲畜误食。(残药最好埋入土中)
2、施用药剂须在蔬菜成熟前十日,如急须收获即不宜施药。
3、砒素不可与肥皂或碱混用。
4、天雨大风时不宜施药,施药后如遇天雨晴天后须再施一次,又如温度过高液用须将稀释倍数加大,粉用则宜薄薄撒布,免生药害。
5、药液制好随时喷用不宜久置。
6、粉用时如无露水可先用扫帚洒水于叶上,再行施药使易于粘着。
7、施用后之叶不可喂家畜。
8、药粉要放干燥处。
9、每亩蔬菜或棉花之用药量,当视植物大小及叶片多少而异,普通每亩约一市斤。
10、植物愈大,须用药量愈多,故能于作物幼苗期害虫初发生时候喷洒药剂最为经济。
11、本剂对于豆科植物及蔷薇科核果类,果树桃、李、杏等易起药害,不宜使用。
12、本剂对于梨、苹果、葡萄、柿子等果树,在七月上旬以前撒布不起药害,但入七月中旬至八月气温上升后使用就容易起药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