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内蒙古生产建设部队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 开发边疆 建设边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04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生产建设部队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
开发边疆 建设边疆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一九七三年五月三日电 内蒙古生产建设部队的广大知识青年,沿着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阔步前进,已经成为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一支重要力量。
几年来,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广大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来到这支部队参加祖国北部边疆的建设。部队各级党组织把培养和教育这批知识青年,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组织他们认真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的书,进行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并且带领他们参加三大革命运动,经风雨,见世面,增长才干。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这批知识青年以雷锋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锻炼,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大大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一代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目前为止,已有五千三百多人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三万四千多人加入了共青团,一千三百多人被选拔到连队以上的领导岗位,还有一批知识青年被选送到大专院校学习。广大知识青年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掌握了工农业的生产技能。他们战斗在东起锡林郭勒草原西至乌兰布和沙漠的千里边境线上,在开发和建设边疆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处阴山脚下的乌兰布和沙漠,由于多年地质条件的变化,加上风沙侵吞,变成了起伏不平的沙海。当地有一首民谣:“无风遍地沙,有风埋人家。只见春天下种子,不见秋天收庄稼。”在这种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首先改造沙漠。某团数千名知识青年,在团党委的带领下,迎着扑面的风沙,开进乌兰布和沙漠,安营扎寨,决心搬掉沙丘,建成良田。几年来,这个团的一连干部和知识青年,用柳筐担,用脸盆端,搬走了横在面前的一座八千多立方米的大沙丘,把分散在沙丘间的小块土地连成一片。同时,又铲平大小沙包七十多个,兴修了水利工程,栽上了封沙的树苗,造田二百亩。第一年,这块耕地粮食平均亩产二百二十斤,第二年提高到四百零二斤,跨过《纲要》,第三年又连续战胜五次风灾,粮食平均亩产上升到五百二十三斤。四年来,这个团的全体干部和知识青年,以大寨为榜样,战天斗地,改造沙漠,封沙育林五千九百亩,兴修一批水利工程,搬沙造田两万五千亩,使沙滩薄地初步改变了面貌,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内蒙古生产建设部队广大知识青年,牢记毛主席关于“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的伟大教导,满怀开发和建设边疆的革命豪情,奔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努力学习生产技能,积极进行科学试验,在改造大自然中大显身手。几年来,参加农业科学试验的知识青年,在不毛之地上试种水稻成功,亩产达到千斤;在塞外高原上,培育成功第一代棉花;搬沙造田,在无霜期较短的条件下,试验农作物一年两熟获得成功;在寸草不长的沙碱地上,创造了治沙改碱夺高产的经验。战斗在黄河湾畔的某团二连,前临连绵沙梁,背靠天险黄河,全连百分之七十是寸草不长的白僵地。这个连队数百名男女知识青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虚心向当地贫下中农求教,决心把白僵地改造成高产农田。白僵地土质坚硬,“干时象把刀,湿时一团糟”。知识青年们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在实践中求得真知。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对症下药,根据白僵地土质结构严密、粘性大的特点,采取掺沙、松土、保墒的措施;针对白僵地缺乏有机质的情况,大量施肥,给土壤增加养料。知识青年以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挖河泥,拾羊粪,翻土掺沙,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白僵变成了良田,第一次长出了绿油油的玉米苗,在一块六十多亩的土地上,平均亩产三百三十斤,最多的一亩亩产达到一千多斤。
内蒙古生产建设部队的知识青年,几年来,为促进边疆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