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05
第2版()
专栏:

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湖南沅江县普丰公社党委书记 肖汉民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我们公社有三万三千八百亩耕地,有个拥有五千多亩水面的调蓄内湖——鸬鹚湖。解放后,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逐步改善水利条件,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一九六四年,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整了水系,进一步增强了抗洪防涝的能力。这时,我满以为今后“大水不用愁,大旱不担忧”了,就麻痹大意,片面地追求广种多收,提出“废湖垦田,与水争粮”的口号,带领社员到鸬鹚湖开垦湖田,毁了三千亩莲藕,捞起二十二万尾鲜鱼,开出湖田三千多亩。谁知事与愿违,连续五年,粮食总产量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低于历史上最高水平。机电排灌费用也增加了一倍。特别是一九六九年八月十日,一天降雨三百毫米,全社百分之八十的农田被淹没,二万五千多亩晚稻,大部分失收。
严重的教训,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扩大了耕地面积,反而减少了产量?为什么良好的愿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我们党委认真分析了水利建设的情况,认识到:内湖要占去一些农田,但它既能蓄水排涝,又能备水抗旱,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重要条件。在我们这种特定的条件之下,湖与田是处在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统一体中。我们盲目地扩大耕地面积,废湖垦田,使垸内失去了调蓄水量的能力,破坏了由高到低、由低入湖的水系,也就是破坏了事物的内部联系。在一般年景下,靠外湖排灌,必然增加排灌费用,遇上特大洪水,外河水位抬高,不能外排,又无处内蓄,就只得“层层设防”,筑坝堵水。但水总是要寻出路,向低处漫溢的,结果是湖田保不了,农田被淹掉。同时,由于没有掌握自然规律,就只能被动地忙于应付自然灾害,不能精耕细作,夺取高产多收。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遵循的唯一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我们公社领导成员,分别深入到沿湖的六个大队、五十多个生产队,了解鸬鹚湖与周围农田和全社水系的关系,通过同群众商量,制定了恢复鸬鹚湖的方案。一九六九年冬天,我们组织劳动力,废田还湖,恢复了三千多亩水面。一九七○年降雨量虽然比较大,但由于鸬鹚湖发挥了调蓄作用,不仅没有造成危害,全社粮食总产量还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养鱼、植莲等多种经营也发展起来。
学会从本质上认识问题
一九六九年的严重涝灾,使我们认识到:水利问题对于我们这个垸老田低的地方来说,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怎样从实际出发来进行水利建设呢?我根据自己的“老印象”和受灾后出现的一些情况,觉得工程规模只能以整修原有渠道为主,渠系分布只能以大队为单位进行规划,时间安排只能在完成上级分配的大堤加修任务以后,利用冬末春初搞一段。其他党委成员听了我的想法以后,有的同志提出,这样修修补补,不符合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要求,要从根治水患着眼,扩大工程规模。我想,这种愿望当然是好的,但严重的涝灾使生产受到了重大的损失,社员生活比较困难,加上我们公社面积大,劳力负担重,要扩大工程规模,物资、资金、人力都有困难,还会重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
究竟哪一种意见是实事求是的?我带着对水利建设的两种意见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梅南大队的干部、群众,为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从一九六四年起就积极兴办水利,自力更生地修建了一座四十瓩的电力排灌站,开挖了三千多米长的渠道,修筑了桥涵、渡槽等水利工程三十五处。受灾以后,他们不灰心,不气馁,决心战胜自然灾害。但是,由于全公社渠系紊乱,水系不通,这个四周高、中间低的“锅底”大队,遇涝,积水排不出;遇旱,有水进不来。从这里,我一方面看到了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一方面看到了由于公社缺乏全面规划和长期打算,致使群众在治水中没有总的目标和明确方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了不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我只看到受灾后物质条件上的困难,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决心和无限的创造力;只看到修修补补花的劳力少,而没有看到根治水患,实现排灌自流,能节省更多的劳动力;只看到一个一个大队的某些特点,而没有看到它们互相之间的联系和在全公社居于何种地位。就是说,只看到事物的现象和支流,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只看到局部,没看到整体,只看到一个一个孤立的事物,没看到它们的内部联系,因此,对全公社的水利建设没有规律性的认识。
从分析中,我逐步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在制定水利建设规划时,比较好地做到了实事求是,正确地处理这样一些关系:既承认物质条件上的困难,又充分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充分考虑地势、原有水利设施的实际情况,又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根治水患着眼,能动地改造自然;既充分考虑各大队的特点,发挥大队办水利的积极性,又强调从全局出发,团结治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既集中力量搞骨干工程,沟通水利动脉,以达到根治水患的目的,又发动群众大搞配套,当年施工,当年受益。根据这种认识制定的水利建设规划,比较好地反映了我们公社水利建设的客观规律性,反映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加巧干,采取骨干工程集中力量,重点突击,配套工程固定专人,常年施工的办法,两年时间,开挖骨干渠道八条,修筑大小桥涵、水闸、潜水管等工程一百多处。做到了渠沟相连,排灌分家,成龙配套,降低了地下水位,提高了排灌能力,为农业的高产稳产提供了重要保证。一九七一年,全社粮食总产二千四百一十多万斤,平均亩产八百零八斤,第一次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去年全社粮食总产二千八百万斤,较前年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五,林、牧、副、渔也获得了较迅速的发展。
从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调查研究,详细占有材料,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得到合于客观外界规律性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如果只凭一鳞半爪的材料,抓住事物的一些现象,不去探求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全体,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就会无所适从,盲目行动,就难免于失败。
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经过两年艰苦奋斗,我们公社的农田基本建设初具规模,收到了较好的效益,受到了上级的表扬,群众的赞扬。这时,我觉得只要各大队搞好水系配套,就能“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了,往后就是如何做到“居住成线,岸柳成行”,搞出一点看头。一位曾经在土改中和我并肩战斗过的老贫农,听了我的这个想法,恳切地批评说:“我们不能被成绩迷住了眼睛,追求‘看头’,搞花架子,而要从实际出发,从长远着想呀!”他把我拉到田里,指着遍野的绿肥说:“你看,过去我们这里绝大部分田种一季,收了稻子就放水。现在田里焦干,全部种上了绿肥,明年三万多亩都要种双季稻,如果遇上春旱,整田的水从哪里来?”
这一问,既考住了我,又启发了我。我反复思索着,为什么自己想的和群众想的不对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认识、解决,我却熟视无睹?原因就在于自己满足于一得之功,一时之胜,“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堵塞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道路,因此,打的主意,订的方案,就不符合客观实际。群众的批评,使我清醒了头脑,增强了继续革命的自觉性。我又和贫下中农一起,在实践中认识尚未认识到的事物,研究新出现的问题,解决新产生的矛盾。
以前,我们在水利建设中,对于水和雨、垸内水和垸外水的关系认识很不够,加上通过水利建设,降低了地下水位,低田变成了高田,灌溉的问题就相对地突出起来,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有关单位,调查了近十年来我们所处地区的气象、水文情况,进一步考察了我们公社的地形、地质。在对周围事物周密调查的基础上,拟定了以鸬鹚湖为中心,进一步调整水系,实行冬蓄春灌、夏蓄秋灌、排蓄结合、灌泄结合的水利建设方案。冬季,为了降低地下水,提高泥温,确保绿肥生长,就把田里水排干,灌入鸬鹚湖蓄起来;到春季集中翻耕时,外河还是枯水期,整田需水量大,就把鸬鹚湖的水泄出来,回灌水田。这样,既保证了翻耕时水的需要,又为鸬鹚湖的夏蓄打好了基础。早稻插秧以后,有一段比较集中的降雨过程,容易出现内涝,这时又把水提灌到鸬鹚湖蓄起来,以对付盛夏初秋常出现的干旱。这样,根据水和雨、垸内水和垸外水的关系,把排与蓄、灌与泄结合起来考虑,就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在更大程度上驾驭了自然。这个方案,得到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的拥护。前冬去春,我们把鸬鹚湖由原来的三千亩扩大到四千五百亩,环湖堤身由原来的二十九点五米加高到三十点五米,全湖可容水六百万立方。还在湖边建了两个进水闸,开了两条排水沟,做到遇涝四周向湖内送水,遇旱湖内向四周“输液”。
由于水利设施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在去年这样百日无雨的大旱年里,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有效地战胜了旱魔,夺得了全年农业大丰收。
实践使我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我们的认识决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由于各种原因,对于某一个事物的认识,总不是一下子就那么完全、深刻,需要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