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思想必须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学习《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和按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08
第2版()
专栏:

思想必须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
——学习《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和按语
冀岩
一九五五年,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农村出现了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和按语中,高度地赞扬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反复指出了我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毛主席的指示,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工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迅速前进。
毛主席说:“人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当然,任何人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不可以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划自己的行动,不要勉强地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现在的问题,还是右倾保守思想在许多方面作怪,使许多方面的工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却有很多人认为做不到。因此,不断地批判那些确实存在的右倾保守思想,就有完全的必要了。”毛主席的这一指示,从人的思想、行动同客观实际情况的相互关系上,深刻阐明了人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违反这个观点的错误倾向,给我们胜利地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当形势向前发展的时刻,我们要经常重温毛主席的这一教导,使我们的思想更好地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思想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我们不断取得革命斗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因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密切联系着的两个方面。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而要在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功,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去能动地正确地认识世界。毛主席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要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而前进,使之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都是建立在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情况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能够在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如果思想脱离实际,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离开当时当地的情况去决定工作方针,计划自己的行动,那就必然是主观主义的,必然会对我们的事业带来损害。在实际斗争中,能不能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这是关系到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能不能胜利前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无产阶级革命者总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及时提出适合新的情况的新的斗争任务,积极地去做那些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表现。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当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完成某种革命斗争任务的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必须以不畏艰苦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加快革命和建设的进程。在过去的战争年代,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我们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既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即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之上,充分发挥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演出了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使革命的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经过不断的艰苦努力,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我国政府和人民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在外交战线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现在,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修整风运动,深入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国内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形势越来越好,外交战线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我们的思想必须适应新的情况,进一步发扬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使社会主义事业以更快的步伐前进。
在客观情况许可的条件下,不积极地去进行艰苦斗争,做那些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不采取认真的措施,解决那些已经成熟了的可以解决的问题,这种思想是同毛主席指出的人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这一观点相违背的。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同样要注意这个问题。应该看到,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国民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干部和群众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各方面的潜力很大。只要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树立雄心壮志,并且把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复调查研究,切实地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就一定能够加快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如果看不到客观情况的变化,总觉得困难重重,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就不可能站在群众运动的前面领导群众前进,把客观情况已经具备的可能性变为生动的现实,从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还有一种违反毛主席教导的错误思想,就是脱离客观条件,无根据地胡思乱想。有这种思想的人,不懂得人的思想和行动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而是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划自己的行动,勉强地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甚至搞“瞎指挥”。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我们应当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注意在客观情况许可的条件下,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思想必须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这是两条路线斗争中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我们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经过对我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经过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形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出来的,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以及人民群众利益的。而从陈独秀、王明到刘少奇一类骗子,他们所推行的机会主义路线,不论是“左”的还是右的,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是完全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因而是完全错误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能不能使思想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是关系到能不能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一个大问题。毛主席在一九四八年总结了当时晋绥解放区反右反“左”的经验,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一点,应当引为全体同志的教训。”我们要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防止右的或“左”的偏向,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迅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要使思想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能动地去争取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必须“善于从本质上发现群众的积极性”,充分看到蕴藏在广大群众之中的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在正确路线指引下,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总是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决定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我们研究客观情况的发展,必须首先看到人民群众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这一客观事实,特别要看到在社会主义革命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广大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因为,社会主义革命每深入一步,广大群众就在斗争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自己的最大利益,越来越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的将来,看见了自己的伟大前途,从而进一步焕发出社会主义积极性。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修整风运动更是这样。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摧毁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资产阶级司令部,批判了他们的修正主义路线,广大群众和干部受到极其深刻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大大提高。大家决心按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重要指示,抢时间,争速度,抓紧有利时机,扎扎实实地工作,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更加强大起来,更好地承担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这种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如果看不到这一客观事实,那就是思想落后于形势,从而使自己的工作脱离实际。
能不能使思想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在客观情况许可的条件下争取新的胜利,还有一个如何对待困难的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是极其伟大的事业,要完成这个事业,必须付出极大努力,经过艰苦的斗争。企图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过程。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强调要积极去做那些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是要坚持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充分依靠群众,发扬无产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利用有利条件去战胜不利条件,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就是这样在同困难作斗争中前进的。我们要对困难作具体分析,看是不是具备了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并积极地想办法去同困难作斗争。这才是无产阶级应有的革命精神。如果只看到某些物质条件方面的困难,看不到群众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力量,势必愈看志气愈短,愈看愈畏难松劲,使许多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做不到,这与“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背道而驰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要使思想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亲自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知道广大群众在想什么,做什么,看到广大群众的无限创造力,找到先进经验,并支持人民群众中为了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的各种正确的意见、建议和创造。一些工作比较先进的地方和单位,那里的领导人的思想能够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带领群众不断地开创新的局面,很重要一条就是他们有一个好的工作作风,能够坚持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指导工作,充分走群众路线,遇事同群众商量,避免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从而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充分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领导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地提出新的斗争任务,并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为完成新的任务而斗争。这就需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清醒的头脑,有很大的干劲,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先进经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的生活。总之,要做大量切切实实的工作。毛主席说:“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为了把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大好形势下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领导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
“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大课题。”我们一定要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努力学习,深入实践,使自己的思想不断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胜利。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三年第五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