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万顷碧波载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08
第5版()
专栏:日本通讯

万顷碧波载友谊
不久前,中国记者在长崎访问了日本岩切水产公司的一位渔船船长滨本英夫。
滨本英夫一家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中国记者。
去年三月的一天,滨本英夫的那艘渔船正在东海捕鱼。突然,天气大变,狂风骤起。船上的钢丝缆绳折断了,缆绳和滑车正打在船尾操作的滨本头上。滨本倒在船板上,满脸鲜血,不省人事。
怎么办?返航?离日本港口太远,恐怕来不及抢救。
在这危急的时刻,船上的伙伴同上海吴淞港取得了联系,迅速把渔船开进了吴淞港。
日本渔船一入港,救护大队的急救车就等候在岸上。急救车载着滨本飞驰到上海海员医院。中国医生立刻给滨本进行了会诊。经过紧急抢救,输血和手术治疗,滨本终于脱险了。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滨本的病情逐渐好转。
去年四月二十八日,岩切水产公司决定把他接回日本。现在,滨本的身体已经逐渐恢复正常。
年逾七十的滨本的母亲对中国记者说:“当听到滨本受伤的消息时,大家都认为没有希望了。现在却好了起来,多亏中国方面的抢救。”滨本满面笑容地连连点头说:“完全是这样。我永远也忘不了中国朋友的恩情。”
中日两国渔民,在东海上结下的友谊,何止这一桩!
中国的渔民也以同样感激的心情,牢牢记得十年前在东海上发生的两艘日本渔船抢救一百八十二名中国渔民的感人事迹。
一九六三年一月十日,日本大洋渔业公司在长崎的第五十一号、五十二号“东海丸”的船员们,在东海上捕鱼,突然风浪大作。在狂风巨浪里,有八条中国渔船颠簸摇摆,逐渐靠近“东海丸”,中国渔民打着手势,向日本渔船呼救。在这危急的时刻,“东海丸”渔船船长下令:“停止操作,抢救中国渔民!”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战斗,两条日本渔船上的船员,把八条中国渔船上的一百八十二个人,全部救上“东海丸”。
“东海丸”上的员工,有的马上为中国渔民烧水、做饭,有的在甲板上撑起帐篷,让中国渔民取暖,有的忙于给中国渔民治病。
当“东海丸”上的日本船员了解到这些中国渔船是江苏省启东县三甲公社(现在是吕东渔业公社)的渔民时,就立即决定尽快地把渔民送回他们的故乡。
两条日本渔船全速开往台州列岛的下大陈岛。一艘中国客货轮专程赶到那里去迎接。
中日两国船员在中国轮船上欢庆友谊,长达三个多小时。在“东海丸”行将返航的时候,中国渔民杀猪,赠茶,把一袋又一袋的大米送上了“东海丸”,对日本渔船船员表示感谢。
一个月以前,中国记者在长崎港会见了当年营救中国渔民的第五十二号“东海丸”船长中里喜代助。
他说:“事隔十年,那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日中友谊真象东海一样深!”当中国记者感谢他参加营救中国渔民的工作时,中里喜代助说:“长崎离中国海岸很近。在东海上捕鱼,日中两国渔民相互救助是经常发生的事。是东海把我们连结在一起。”
确实,滔滔东海自古以来就把中日两国人民连结在一起。早在隋唐时代,日本派驻隋、唐的使节就曾冒着风涛,渡过东海,来到中国。中日友好的著名使者、唐代的鉴真和尚历尽艰难困苦东渡日本成功,走的就是横越东海的航线。这以后,日本和中国的航船多次在东海上互相往来。长崎附近的壹歧、平户、五岛等岛屿六百年前就是日本船只开往中国的口岸。
现在,在长崎中岛河畔,还有一座长崎人民祝愿中国船只安全航行的用石块垒成的“常明灯塔”,上面刻着“唐船航海安全”的几个大字。
在中岛河上,至今还有在一六三二年东渡日本的明代僧人默子如定所建造的一座叫做“眼睛桥”的石拱桥。
据长崎国际文化博物馆馆长向中国记者介绍,现在日本珍藏的当年中国船牌、日记等日中友好关系史料,仅长崎一处,就有两万多件。
碧波万顷的东海,岁岁月月运载着中日两国千万只渔船,时时刻刻翻腾着日中人民友谊的浪花。中日两国人民期待这个友谊将象东海一样永世长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