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政治本色——记浙江省七个社队的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12
第1版()
专栏:

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政治本色
——记浙江省七个社队的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事迹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六三年五月九日批示的《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文件中提到的七个社队的干部,十年来沿着毛主席批示指引的方向,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政治本色,带领群众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阔步前进。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的伟大教导,激励着七个社队的干部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促进了这些单位革命和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这些单位都成为当地农业学大寨的先进集体。一九七二年,这七个单位的粮食平均亩产量都在一千斤以上,其中有三个单位达到一千六百多斤,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加生产领导生产
《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文件中表扬的平阳县城西公社和瑞安县隆山公社的社队干部,十年来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光辉指示,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中不断做出新的贡献。城西公社党委九名成员,平均每人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百四十一天,大队主要干部两百八十四天;隆山公社党委十五名成员,平均每人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百三十多天,大队主要干部两百多天。这两个公社的社队干部长期坚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实践,带领广大社员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了集体经济和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十年来,这两个公社粮食平均亩产都稳定在千斤以上。
城西公社有十二个大队,九个在山区、半山区。公社干部过去对这些山区重视不够,他们平原跑得多,山区去得少,贫下中农批评他们把平原看成“宝”,把山区当作“草”。在毛主席“五·九”批示的启示下,这个公社的干部决心改变过去重平原、轻山区的倾向,加强对山区建设的领导。公社党委书记廖锡龙背起铺盖,扛着锄头,带头到十多里外的北山大队去蹲点劳动,发动群众以大寨为榜样,筑坝挖渠,劈山造田,使北山大队粮食生产不断上升,山区经济迅速发展。
北山大队面貌的改变,增强了城西公社社队干部建设山区的信心。他们决心带领群众大搞山区农田基本建设,经过几年来的辛勤劳动,现在全社已整修了近千亩梯田,大部分梯田扩种了双季稻。
这个公社的六千多亩水田,过去大多是低产田,粮食亩产只有两三百斤。为了改造这些低产田,公社干部每年都选择不同土壤的低产田和群众一起进行科学实验。他们经过细心钻研,逐步掌握了全社十七种不同土壤的特性,摸索到改造低产田的途径。在取得经验之后,公社党委连年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改造低产田运动,现在全社三千多亩低产田大多成为高产稳产的千斤田。廖锡龙还和群众一道先后试验成功绿萍就地留种和越夏越冬的经验,使全社六千多亩稻田普遍做到养萍肥田,显著提高了稻田的肥力。
隆山公社干部不仅做到长期坚持参加生产,而且由于自己参加生产实践,在领导农业生产中更好地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去年夏收季节,气象预报有台风侵入,公社党委按照往年经验,决定在台风来到之前,发动群众把未收割的一千多亩早稻突击抢收到家。公社党委书记、副书记为此奔赴各大队去组织这一工作。可是,他们在劳动中却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不少社员反映,今年情况和往年不同,中熟品种多,未成熟就收割,损失太大。公社党委负责同志实地观察的结果,认为群众的意见是对的,于是取消了原来的决定,改为发动群众做好防台风护理早稻的工作,因此减少了损失,保证了丰产丰收。去年这个公社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六百七十八斤。贫下中农高兴地说:干部参加劳动,实际情况看得清,群众意见听得进,办事讲实际,工作还能做不好!
坚持科学种田
在毛主席批示的文件中以干部坚持种试验田受表扬的青田县石溪公社石溪大队,十年来坚持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种试验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先后试种了五百多个粮食作物品种,创造和运用了三十多种先进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去年,这个大队在连续九年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基础上,又获得了第十个丰收年,平均亩产达到一千六百九十四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石溪大队干部从一九五三年就开展了以种试验田为中心的农业科学实验活动,推动了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一九五八年,大队的粮食亩产量,从五百来斤一跃跨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六二年又闯过了千斤关,由缺粮队变成余粮队。为夺取高产更高产,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他们发现大队的土地由于复种指数增加,良种面积扩大,密植程度提高,田土肥力的消耗也愈来愈大,稻麦争肥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们一方面积极发展绿肥,一方面增积土杂肥,迅速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使早稻亩产实现了一季超《纲要》。一九七一年,全大队一百七十二亩早稻,平均亩产八百十四斤。去年,早稻亩产量更上一层楼。目前,这个大队的土地复种指数已从原来的百分之一百九十提高到百分之二百八十。
石溪大队在群众性的农业科学实验活动中,从大队到各生产队都建立了科学试验组织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基地。他们以大队为单位,由干部、老农、技术员三结合组成了科学试验研究小组,担负研究新品种、新技术和增产措施,指导社员实行科学种田。各生产队普遍建立了高产试验田、品种对比试验田、良种繁殖田。现在,全大队参加科学实验的人数已由原来的十多人增加到七十多人。
劳动好工作也好
《应四官劳动好工作也好》,是毛主席“五·九”批示中的七个好材料之一。现在,应四官既是宁海县越溪公社越溪大队党支部书记,又担任了中共宁海县委书记,地位变了,事情忙了,但他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总是想方设法在工作中劳动,在劳动中工作,继续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七年,他平均每年劳动两百三十二天。一九六八年到县革委会工作后,他继续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平均每年劳动时间达到一百四十六天。
应四官担任了县委书记的领导职务以后,和在大队工作的情况不同了,工作与劳动争时间的矛盾突出了。在县里,不少工作得白天去做,往往容易挤掉了劳动时间。如何适应新的情况,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劳动的关系?“到那里下乡工作,就去那里参加劳动”,这是应四官适应新的情况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
一九七一年盛夏的一天,应四官带领县上的几个干部下乡路过官岭公社缆头大队二队的田野时,正遇上社员们在紧张地进行抗旱抢种。应四官和同行的几个干部把背包往田埂上一放,就和社员一起干起活来。当社员们知道来人是县委书记应四官时,都亲热地围了上来。一位老贫农指着对面山岙对应四官说,这里山田怕旱,大家早就想在山岙建个水库,就是因为要几个生产队合建,具体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应四官详细地了解了情况,又和大队干部一起到山岙现场研究兴建水库的规划,商量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从而使长期没有动工的水库,经过干部和社员几个月的努力,很快建成了。
应四官还坚持把越溪大队当成自己劳动的基地,抓好典型的基点。在去冬今春的四个月里,他就在越溪大队劳动了六十六天。在这段劳动的时间里,他在越溪大队搞了基层批修整风的试点,这个大队的经验推广以后,推动了全县农村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深入进行。
几年来,应四官把劳动和工作科学地结合起来,既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又努力做好工作,同县委其他成员一起带领全县人民不断夺得革命、生产的新胜利。
战天斗地带头苦干
十年前,桐庐县富春江公社俞家大队党支部书记严如湛三下后进队,帮助后进队改变面貌的事迹,在浙江省广泛传颂着。毛主席“五·九”批示以后,严如湛又先后四下后进队,带领社员群众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干,苦干,与穷山恶水作斗争,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现在,俞家大队的各个生产队都面貌一新,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十年来,这个大队粮食产量年年上升,亩产连续八年超千斤,去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六百八十一斤,生猪饲养量超过一人一头,一亩一头,其他多种经营也有较大发展,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这个大队的社员热情赞扬严如湛是“学大寨的带头人”。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严如湛总是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社员。早晨,他下地最早,晚上收工,他又总是走在社员的后面。十年来,他平均每年劳动一百八十六天。劳动中,他总是拣最重的担子挑,拣最累的活干。在考坑坞水库工地上劳动的时候,他的胸部被大石块撞伤,社员们劝他休息,他怎么也不肯。他说:“这点伤算得了啥,不吃点苦受点累,怎样能尽快地改变面貌!”第二天,他又出现在水库工地上。近几年来,严如湛带头苦干的革命精神仍然不减当年。他常说:“干部参加劳动,不仅是多个劳力,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把社员的心带到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上去,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九七一年九月,公社党委决定兴建富春江北渠水利工程。这项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使公社七千多亩田得到自流灌溉,还可以改造几百亩黄土丘陵。五十多岁的严如湛,站在施工队伍的前列。他带领一支由四十多名青年社员组成的突击队,肩挑铺盖和工具,到离村八里路外的工地安营扎寨。在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寒风凛冽,还是滂沱大雨,严如湛照常赤脚下渠,挖泥撬石。青年们在他的带动下,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奋战,他们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成为全公社第一个完成建渠任务的大队。
余杭县五常公社的干部牢记毛主席“五·九”批示中的教导,长年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们带领社员战天斗地,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夺得革命、生产双丰收。去年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二百八十一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生猪饲养量比十年前增加四倍多。
浙江省著名农业劳动模范、金华县汤溪公社汤溪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双田,在毛主席批示的鼓舞下,带领干部和社员奋发图强学大寨,把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毛主席指引的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大道上大步前进。他组织全大队群众绿化了一千八百亩癞头山;把三百亩旱地改成了水田;在黄土丘陵上新开大寨田一百亩;接着,在山垄田里试种大麦和小麦也获得成功。现在,又在畈田里摆开了大搞园田化的战场,为夺取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发展贡献力量。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浙江瑞安县隆山公社广大干部在批修整风运动中,狠抓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不断夺取革命和生产的新胜利。这是隆山公社党委书记陈阿木(前)和东勇大队的社员在田头总结批修整风的经验。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