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一封信引起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12
第3版()
专栏:

一封信引起的变化
一九七一年六月,广西横县峦城公社高村大队贫下中农代表雷德三,给县委书记耿式平写了一封信,批评县委对西津上游地区只思迁,不思变,建议县委学习大寨贫下中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带领群众筑堤防洪,保护良田,夺取丰收。
横县位于郁江两岸。自郁江中游建设西津水电站后,县委认为,西津上游地势低洼,容易受涝,开始只注意在其他地区修水利,造田造地,把西津上游受灾地区的群众往外搬迁。可是,做了许多工作,群众不愿搬迁,有的迁出去后,又要求搬回来。
耿式平收到这封信后,觉得应该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组织县委讨论这封来信。在讨论中,大家联想到沿河两岸,每年有十多万亩农田受淹,又想起横州公社清江、北村、蒙村、上淇等大队,在一九五八年筑了防洪大堤,使数以万亩计的农田免受洪害。大家都说:“只思迁,不思变,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背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通过学习、分析、讨论,批判了思迁思想,大家决心接受群众的建议。在县委领导同志的带领下,一支调查队伍深入沿河社队查水路,问涝情,了解洪水情况,绘制建设蓝图,揭开了筑堤防洪的序幕。
但是,由于筑堤处数多,工作量大,人力不足,加上一时缺乏排涝设备,有的基层干部存在着“任务艰巨底子薄,没有帮忙搞不成”的思想,迟迟没有行动。县委有的领导成员,也因此思想发生动摇。
怎么办呢?县委决心进一步到群众中去吸取智慧,总结群众经验。县委书记与县革委会一位副主任先后来到高村大队进行调查,白天同干部、老农一起,翻了十多个山头,一块勘察,一块落实建设防洪堤的规划;晚上同社员一起促膝谈心,共同商量筑堤防洪的办法。
两年前,在雷德三所住的生产队,有的干部对筑堤防洪半信半疑,信心不足。雷德三多次提出建设防洪堤,他们说:“内涝不能排,防洪有啥用。”后来队干部到公社开会,雷德三同群众商量,在不长的时间内,就筑起了一条防洪堤,结果保种保收,年年增产。雷德三发动群众筑堤防洪的事迹,教育了干部,鼓舞了全大队的群众。贫下中农说:我们没有洋设备,但有土办法;没有建设防洪堤的经验,但有建设水利的经验;资金不多,有艰苦奋斗的传家宝;没有机械化,但有铁扁担,有泥巴石头,为什么不能建设防洪堤呢?同塘桥防洪坝开工后,原计划要排水清基,才能进行填土筑坝,可是抽水机抽了一天一夜,花去油费五十多元,水只抽下去几寸,费时费钱进度慢。干部和老农一商量,办法就来了。他们采用“水中填土”的办法,原计划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大坝,只用四十天就完成了任务,节约了一千多元开支。
从这些事例中,耿式平受到了教育。他想:有这样好的贫下中农,还怕什么防洪堤修不成?还怕什么困难克服不掉?还有什么理由不领导群众搞防洪建设?从高村,看全县,信心倍增。回到县里,他再次召开县委会,介绍高村筑堤防洪的经验,以活的事实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群众落后论”。大家认识到,只有正确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的难关。县委抓住高村大队这个典型,及时组织沿河社队干部到高村大队参观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筑堤防洪建设的开展。
在战斗的日子里,县委领导成员亲自奔赴第一线参加战斗,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沿河两岸广大社员,在县委的领导下,群策群力,自力更生,奋战一个冬春,先后修建和新建防洪堤闸共九十二处,使十万七千多亩良田免除了洪水冲淹。
现在,一座座防洪堤闸,锁住郁江水。郁江两岸十四个公社,去年全年粮食增产共达六千二百二十三万六千六百斤,比前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二点三。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