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钢铁战士本色——记大连钢厂的先进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14
第3版()
专栏:

钢铁战士本色
——记大连钢厂的先进事迹
和风吹绿了祖国东北海岸。富饶美丽的辽东半岛沸腾了。一列列火车,一艘艘轮船,一辆辆汽车,满载着各种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开出,运向祖国的四面八方,送到工农业生产战线上。
在这许许多多物资里面,有一种不被一般人所注意,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制造精密复杂的设备必不可少的钢材。这些钢材,运到各地机械工厂以后,很快就会变成飞机的大梁,远洋巨轮的大轴,拖拉机的曲轴,手表和电子计算机的元件……。
当人们看到这些劳动成果的时候,可曾想到,这是大连钢厂工人经历了多么曲折的斗争,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取得的啊!
大连钢厂的钢铁战士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自找麻烦”,“自讨苦吃”,不断给自己增加新的压力,主动承担艰巨的生产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大连钢厂的事迹,在许多兄弟厂矿广泛传播,受到一致赞扬。大家说它具有“龙江风格”,是我国冶金工业战线上一面鲜艳的红旗。
“干革命就是要拣重担子挑,找麻烦事干”
一九七○年底,大连钢厂经受了一场新的考验。
这一年,全厂提前八十五天完成了国家计划,钢和钢材的产量比上一年猛增将近一半。当职工们满怀胜利的喜悦欢庆这一生产成就,准备迎接来年新任务的时候,正在北京参加全国冶金工业订货会议的同志打来了长途电话:“我们国家为加速发展航空工业,迫切需要一批高质量的特殊合金无缝钢管。冶金部希望我们分担一些订货任务。怎么样,接,还是不接?”
这个问题,象在平静的湖水中掷进了一块石头,人们议论纷纷。
如果说不接,他们有种种理由。例如,这批订货的品种多,规格复杂,技术要求高,交货时间急,而大连钢厂的钢管车间,是当年自力更生建设起来的,投产不到半年,设备不配套,生产不正常。即使转入正常生产以后,也只能生产被工人称作“面条”的炭素结构钢管,不能轧制硬度强、塑性差的特殊合金钢管。如果接下来,万一完不成任务,误了国家大事,丢了本厂声誉,很不合算;等等。
但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战斗锻炼的大连钢厂党委和广大工人,采取的是完全相反的态度。
党委书记肖永志同志,原是个南征北战几十年的解放军指挥员。今天,面临着这一艰巨而光荣的新任务,他斩钉截铁地说:“满足国家的需要,是企业应尽的责任。我们决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坚决接受这批订货!”
党委常委、老工人姜连洪,代表全厂职工发出了誓言:“接!干革命就是要拣重担子挑,找麻烦事干。大家都拈轻怕重,社会主义建设还要不要多快好省?!”
在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党委召开扩大会,讨论这批订货的问题。同志们一致认为,加速发展航空工业,是同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的战略任务,特殊合金钢管,又是制造现代化飞机必需的钢材。作为钢厂,完全有义务承担国家分配的任务。不少同志在发言中还联系本厂实际,展开了对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批判。
有一次,本市有个工厂急需一种钢丝。可是当时钢厂某些领导因为受修正主义路线影响,认为生产这种钢丝难度大,又是个赔本买卖,把订货要求拒之门外,让人家不得不派人远去重庆订购。
钢管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急需的产品。可是文化大革命前钢厂的某些领导却片面强调钢管生产工艺复杂,不赚钱,竟把国家投资建设的一套好端端的钢管设备拆掉了。直到文化大革命中新党委成立后,才根据国家需要,自力更生地建设了现在的钢管车间。
这些活生生的事实,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接,还是不接,这决不只是一批订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大问题。
大家说:刘少奇一伙的修正主义路线,就是要让我们成天在“小天地”里打“小算盘”,拆社会主义经济的墙脚。
党委副书记、老干部张迈说:“在国家建设这盘棋上,我们是个卒子。但是,我们这个卒子必须高瞻远瞩,通观全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通过讨论和革命大批判,大家迅速统一了认识,党委扩大会很快作出决定:接受这批特殊合金钢管的订货;由张迈和生产组长杨文政挂帅,组成“三结合”攻关小组,立即开始特殊合金钢管的试制和生产。
攻关小组在全厂各车间工人的支持下,经过八个半月的紧张战斗,终于用生产炭素钢管的设备,轧出了第一根合格的特殊合金钢管。接着,四十四项合同规定的几十种不同规格的特殊合金钢管,也源源不断地生产了出来,按时按质按量送到了飞机制造厂。
接,还是不接,这是大连钢厂经常碰到的问题。每当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大连钢厂的广大职工总是坚持识大体、顾大局,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接!”
“接!”四川石油勘探局为采用一项新技术,需要的一根五华里长中间不能有接头的钢丝,他们答应下来了,生产出来了。
“接!”一个科研单位要求供应一种比蚕丝还细,眼睛都不易看清的钢丝,他们也答应下来,生产出来了。……
虽然,有些产品,大连钢厂工人连看也没有看到过,生产的工艺,连听也没听说过,有些设备还要自己动手来制造;然而,他们不惜付出千辛万苦也要把它接下来,生产出来,送到用户手里。只是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大连钢厂就分别接受和完成了国家交给的六万多个订货合同,生产了六百八十个钢种、七千多个规格的钢材,满足了一万多个企业的需要。
“困难九十九,难不住工人阶级一双手”
大连钢厂,是一个已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老企业,虽然经过不断改造,生产技术条件还是比较差。他们在接受国家大批订货之后,遇到的困难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可是工人们却豪迈地说:“困难九十九,难不住工人阶级一双手!”“毛主席教导我们:‘艰苦的工作就象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怕苦怕难,还算得了新中国的钢铁战士?”
锻钢车间主任、共产党员王厚文,就是不怕苦、不畏难的钢铁战士中的一个。
一九七一年,国家为发展造船工业,需要大连钢厂试制和生产一批制造大马力柴油机曲轴等用的钢材。这些钢材规格都比较大,而大连钢厂的锻造设备能力又比较小。有人担心地问:“用这样的设备锻造大钢件,能行吗?”王厚文回答说:“能,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生产出这批钢材来!”
王厚文把锻锤上的三个班长叫到一块,同他们一起想办法,找措施。经过一番努力,合格的大型钢材终于锻造出来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由于加热炉的炉膛狭窄,一个大钢锭在挪动时,不慎把一根预热水管撞破了。一股水流从管内喷射出来,火红的炉膛顿时烟雾蒙蒙,锻钢机停止了转动。若不马上抢救,加热炉就可能崩塌。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师傅立刻下命令说:“关闭加热炉的供油管,捞出火红的钢锭,开足鼓风机向炉内鼓送冷风!”说完,他把棉衣一裹,纵身跳进炉膛,冒着高温,蹲在炉内寻找着水管的漏洞。灼人的热浪不断向王厚文身上、脸上扑来。
等在炉膛外面的工人急如火燎。值班长潘喜增生怕王厚文被灼伤,硬把师傅拉了出来,自己钻进炉膛。他象师傅一样,蹲在炉内仔细观察。不久,水管漏洞被找到了。电焊工人很快把它补好,加热炉重新燃起熊熊烈火,大型钢材也顺利地锻造了出来。
去年,造船厂的同志到大连钢厂参观,惊奇地问:“那些大钢材难道就是用这种设备锻造的吗?”是的,可也不完全是。因为它主要是靠人,靠象王厚文师傅那样的勇敢顽强英雄气概而锻造出来的!
主动增加压力,不断攀登生产技术高峰
大连钢厂的职工们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经常给自己增加新压力,不断攀登生产技术新高峰。
工人们说,我国钢铁工业的基础薄弱,满足不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国家交给的任务,我们要积极承担,坚决完成;国家没有交给的任务,我们也要千方百计,主动承担,努力完成。
这种为国家着想的主动精神和革命责任感,在钢丝车间表现得最典型。
一九七二年初,沈阳市工具工业公司派人来大连钢厂联系,要求供应他们一些高速工具钢丝的料头。来人说,高速工具钢丝是公司所属各厂生产钻头、刀具的原材料,因一时订不到货,只好登门求援。他们说,不分长短粗细,统统都要。
不久,参加全国订货会议的同志从北京回来,也反映了高速工具钢丝供不应求的情况。一九七一年,他们生产的这种钢丝,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了三倍,但是除了满足机械工业部门专用需要外,剩下没有多少。许多厂矿订不到货,国家不得不用外汇从国外进口。
这些消息在工人中传开,引起了很大震动。大家议论着,分析着。他们说,全国除了机械工业部门外,还有二十九个省市,十几个工业部门,该有多少搞金属切削加工的厂矿需要大连钢厂生产的高速工具钢丝!可是身为生产钢丝的工人,眼巴巴看着兄弟单位来买料头,有的连料头也买不到,这怎能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呢?!
车间领导班子的心同工人完全一样。尽管上级并没有安排扩大生产的任务,可他们却下决心多增产。他们依靠广大职工,攻克提高高速工具钢丝产量的难关,让难以驯服的“钢老虎”变成了听话的“绵羊”,促使高速工具钢丝产量不断提高。到去年底,这个车间生产的高速工具钢丝比一九七一年猛增了三倍多;今年上半年,他们又接受了四百九十多个订货合同,预计产量比去年又将翻一番。
随着路线斗争觉悟的不断提高,这种主动给自己施加压力、主动承担生产任务的思想风格,成了大连钢厂广大职工的行动准则。
一次,生产组长杨文政到瓦房店轴承厂去参观。他看到大连钢厂供应的圆钢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成轴承套时,有百分之六十以上被切削成了废钢屑,感到十分心疼,深怪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回厂以后,他立即发动群众,试制成功了一种轴承钢管。用这种钢管制造轴承套,不仅把钢材利用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还减少了加工工序,受到了轴承厂职工的热烈欢迎。
炼钢车间九号电炉的工人,也是身在炉旁,心怀全国,一心要作出更大的贡献。当他们从使用部门得知用特殊标准锋钢制造的高速切削工具,使用寿命要比普通标准延长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以后,便千方百计提高冶炼技术。去年,这座电炉冶炼的锋钢,百分之六十以上达到了特殊标准,使许多原来按普通标准订货的用户,也得到了特殊标准的好钢。机械工厂的工人十分感激地说:“我们要求的,你们做到了;我们不曾要求的,你们也给我们做到了。你们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在国内外大好形势鼓舞下,在批修整风运动中不断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自觉性的大连钢厂职工,最近又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使钢厂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的步伐。在讨论过程中,大家都异口同声地作出了这样的回答:要给自己施加新的压力。炼钢车间的五座五吨电炉,有两座提前改造完毕,重新燃起熊熊烈火,生产能力翻了一番。薄板车间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制造和安装好冷轧薄板机,正在争分夺秒地试运转,争取早日成批轧制电机工业急需的成卷矽钢片。在被称为轧钢“龙头”的全厂最大的初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针对开坯能力不足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改造现有初轧机,为大幅度提高钢材产量当好开路先锋。今年第一季度,各车间纷纷传出捷报:钢、钢材的产量和其他各项主要指标,又一次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