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火红的青春——记“模范共青团员”吴南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16
第3版()
专栏:

火红的青春
——记“模范共青团员”吴南同志
一九七○年八月二十日,西安市全城欢送一支知识青年大军,去参加一项重要的国家基本建设。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车队向着莽莽群山疾驰。第六辆卡车上,一位头戴白色太阳帽的小伙子坐在行李卷上,激动地挥着双臂,指挥同学们唱歌:
“微笑的霓虹灯甩在身后,
闪亮的柏油路已到尽头。
光辉的大旗下,
实践理想的征途从此开头……”
这雄壮的大合唱的指挥者,就是前西安市中学红卫兵总部委员、参加某工程建设的学生十七连三排排长吴南同志。
在艰苦的斗争中自觉地磨练
三天之后,吴南和他的战友们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一处荒山。由于工程浩大和兴建急促,这里还没有准备好施工的条件。除了每人的行李卷,他们带来的唯一的生活用品是两口大锅和七袋面粉。烧的柴还长在山上,住的房还没有建筑。对于这一百七十多名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岁,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青年人来说,眼前最大的困难是闯过这严酷的生活关。
吴南把艰苦的生活条件当作锻炼自己、考验自己的最好时机。夜深了,他躺在牛圈里,反复估量着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他意识到,在课堂上发表豪言壮语,是比较容易的;要把这些豪言壮语变为实际行动,就得有十倍乃至百倍的决心和勇气。
驻地一时炊具欠缺,蔬菜运不到,喝的是面糊,用盐水就着吃。面对艰苦生活,吴南想:我就是为改变这面貌才来的。干革命那有成天住舒服房子,顿顿吃好饭的。他走过去,盛了一大碗面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得真香哪!他边吃边对同学们说:“吃吧,吃吧!这样的饭,对于我们这些吃惯了好饭菜的人,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哩!”晚上,吴南的胃病发作了,疼痛难忍。可是这个自觉革命的战士说什么呢?他在跟咕咕作响的肚子谈心:“这说明,你也需要锻炼。到了战争年代,你能要求必须吃饱了才能出征,必须有好饭才能作战吗?你快些适应艰苦的环境吧!”
为了给大规模施工作好准备,上级指示,进入工地的最初几个月,学生连集中全力,创建必需的生活条件。吴南又愉快地带领全排同志投入了安家创业的紧张战斗。
盖房需要几千根大小木料,吴南和战友们,从早到晚战斗在森林里。每次抬木头,他总是拣粗的,扛大头。有时,艰苦的劳动使他感到身体十分疲惫,但他却把为革命吃苦,当作最大的幸福,当作光荣。
生活用煤,在五里外的一座高山上。背煤是当时最重的活。吴南每次到煤山,总是哪块大抢哪块。
“来呀,谁把这块煤帮我放上!”吴南指着一大块煤说。
没人来给他放。同学们都知道,他们排长体重只有九十来斤,怎么能背这么大块的煤?吴南再三央告说:“给我放上。实在背不动了,我放下就是了。”
一大块煤压在吴南背上了。他咬着牙,迈开了步,行走在艰险的山路上。但是,革命重担已经挑上肩,怎么能够“背不动就放下”呢?他顽强地走着,一步一滴汗。
突然,吴南一只脚被石头绊了一下,连人带煤滚下坡去。他一骨碌爬起来,抹一把汗,乐哈哈地鼓励自己说:“摔吧!把大城市带来的走惯马路的步子摔掉,摔出爬山坡、走艰险道路的步子!”他把煤块掀到一个小石包上,弯下腰去,鼓起劲背起来,终于把那块一百四十八斤重的煤背回住地。
“为革命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四个月之后,吴南和他的战友们度过了困难的生活关,宏伟的工程就要正式动工了!吴南兴奋极了,他怀着激情,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
吴南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夜夜带领战士们学习革命理论。灯油不足,他到山坡上拣来桐籽,用竹篾串起来,点着当灯用。就是在一连坚持了两个工班的困倦时刻,在生病的时候,他也没有放松过一个晚上的读书学习。在工地紧张战斗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写下了近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和日记。
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学生十七连三排一上场就是一个顽强的战斗集体。而吴南,则是这个集体的带头人。
他经常说:“要为革命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开凿隧道的战斗打响后,吴南一心扑在工地上。他早上班,晚下班,常常在洞内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打完风枪就装炮,扒渣过后又装车,铺轨道,推斗车,终日里岩灰满面,汗水流。
这天,吴南上完一个工班,下个工班上工时他又来了。战友们看着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通红通红的脸庞,心疼地说:“你已经工作了十几个小时,怎么又来了?”
吴南笑着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嘛,快干吧!”
说罢,他抢过风枪就干起来。打完炮眼,他又拿起炮棍装炮。同志们看他实在太累了,再三劝说:“排长,你就歇歇吧,该干的你干,不该干的你也干。”吴南说:“革命工作我只有干得不够的,没有我不该干的。”
几个钟头过去了,吴南越干越猛,消瘦的脸上汗珠滚滚。就在这时,一个同志发现吴南的身子摇晃了一下,吃惊地问:
“你怎么啦,吴南?”
“不咋的,快放炮!”吴南说着就昏倒了。同志们急忙把他扶出洞外,他清醒了一会,不顾战友的阻拦,又回到隧道里。就这样,他一直战斗到深夜两点。有谁知道,这顽强的战士,这一天竟忍着三十九度的高烧,整整工作了十七个小时?
吴南在工地战斗了六百六十多个日日夜夜,从来没有请过一次假,没有缺过一天勤。
吴南在施工中屡立战功,多次受到嘉奖表扬。每当他受到嘉奖表扬的时候,他总是十分不安地说:“我为祖国做了什么呢?”
“随时准备拿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
六月,工地上炮声隆隆,晚上灯火辉煌,战斗紧张地进行着。而吴南的心啊,随着突飞猛进的工程建设,也飞腾起来。他把整个心都放到了工作上,在睡梦时,也呼唤着调度斗车出入。
六月十七日下午四点钟,吴南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精神抖擞地走进连部,向连长报告说:“我排进入阵地。明天见!”说罢就带领他那几十名虎彪彪的战士,开进隧道。
隧道里即刻热闹起来,斗车飞奔,风枪高歌。
夜里九点多钟,学生十七连党支部的委员们,在隧道对面的山坡上开会,讨论吸收吴南入党的事。大家远远望着隧道口,交谈着这位革命干部家庭出身、十九岁的青年人,在毛主席指引的道路上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绩。党支部委员们一致同意吸收吴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就在这时,山下一群人呼喊着跑上来。
“隧道塌方了!吴南,他……”
“他怎么!?”大家拔腿就往工地跑。
事情原来是这样:一排爆破的炮声响过后,隧道中槽一段石层被震撼断裂。万钧压力使合抱粗的支架吱吱作响。大塌方的预兆出现了。吴南一个箭步冲进险区,向正在那里埋头工作的战友高喊:“快跑开,快跑!”战友们迅速地从吴南身边撤离险区。待到吴南正要撤离时,忽然发现一个战友还在轨道上扒石碴,想把一辆被石碴卡在轨道上的斗车抢出险区。这时,“卡嚓”一声响,一根支架被压断了。大塌方,近在眉睫。吴南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此刻,只要他往后跨出两三步,就可脱离险境。然而他却向着那位战友箭也似地冲了过去,用力一推,把战友推出了险区。
接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人民的好儿子吴南,被深深地埋在塌方下……。
“快!快!抢救吴南!”
消息传开,学生十七连的战士,附近的解放军和民兵,从山上,从营房,一齐飞奔而来。大家奋不顾身地扒开乱石,……。
抢救无效,严重的创伤夺走了吴南年轻的生命。
同志们在吴南的衣袋里,发现了一份被鲜血染红的入党申请书底稿:
“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我应当这样要求自己:当革命需要的时候,我应当也必须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切!随时准备拿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
面对英雄的遗容,倾听烈士的誓言,领导和同志们无不感到万分悲痛。他们痛惜党和人民失去了一个好儿子,自己失去了一位好战友!
上级党委根据吴南同志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挥泪继承英雄志,誓将遗愿化宏图。”成千上万的青年战士,满怀激情向党表示:象吴南那样,为建设壮丽的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