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辽宁省营口县学大寨赶昔阳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21
第3版()
专栏:

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
——辽宁省营口县学大寨赶昔阳的调查
辽东半岛北端的营口县,是辽宁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一九七○年以来,全县粮食亩产连续三年跨“黄河”,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去年,这个县共向国家交售粮食一亿四千五百万斤,猪三万多头,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分别增加一倍以上。
加快发展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最近三年中,这个县有两年受了重灾,但粮食产量平均每年还递增了百分之十二点五。大量的事实表明,不论是高产地区,还是低产地区,增产的潜力都很大,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营口县的西部,水利条件较好,是全县粮食产量较高的地区。有些人曾一度认为,这样的地区“增产到顶”了。是不是真的“到顶”了?广大社员和干部用自己的实践作出了有力的回答:西部地区粮食亩产最高的水源公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解决了旱涝保收的问题以后,坚持不懈地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标准,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一九六八年粮食亩产跨“长江”,最近两年来又连续超过九百斤,全公社有七个生产大队在去年大旱之年亩产达到千斤以上。同水源公社相邻的沟沿公社,经过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多次到水源公社学习经验,去年在严重自然灾害袭击下继续跨“长江”。农田基本建设基础较差的石佛公社,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去年粮食亩产由上年的六百一十六斤上升到八百四十斤,成为西部地区第三个跨“长江”的公社。
这个县的东部山区,土少石头多,一向是低产地区。最近两年来,也出现了一批显著增产的社队,打破了那种所谓“穷山恶水条件差,累断腰筋难变化”的错误看法。
营口县粮食亩产一九六五年达到《纲要》以后,到一九六九年一直徘徊不前。有的人认为,全县亩产比解放初期增加了一点六倍,增产潜力不大了。由于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广大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很高,一九七○年粮食亩产达到五百二十八斤,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点三;一九七一年,虽然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但粮食亩产却上升到五百九十七斤,比上年又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一;一九七二年,又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获得了好收成。
三年来的实践,使许多人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他们认识到,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着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把农业生产更快地搞上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抓好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
营口县委的同志告诉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不论是后进社、队,还是先进社、队,都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不断解决两条道路斗争的问题。而要抓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虎庄公社有个韩家大队,平均每人有二亩四分地,但长期以来却年年吃国家返销粮。一九七○年,公社领导同志到这个大队蹲点调查,发现这个大队的路子不正,一些人“弃农经商”,只抓钱,不抓农业,弄得人心散,田地荒。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对干部和社员进行路线教育,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提高了队干部的社会主义觉悟,调动了广大群众学大寨的积极性,当年粮食平均亩产过了“黄河”,达到五百七十八斤,摘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向国家卖了余粮。一九七一年以来,这个大队的干部以路线斗争为纲,带领群众认真学习水源公社经验,粮食亩产上升到八百零二斤,去年又提高到八百五十二斤,成为全县五十多个亩产跨“长江”的先进大队之一。
西部的石佛公社,过去同水源公社是一个公社,一九六一年分开后,水源公社粮食亩产直线上升,石佛公社在前进了一小步之后长期停滞不前。公社有些领导成员由于路线是非不清,干劲不足,互不服气,学大寨的劲头不大。后来,县委主要领导同志来这里蹲点,帮助他们开门整风,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增强了革命团结,树雄心,立壮志,深入基层,认真抓了后进队的工作,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奋起学大寨,全公社八个后进队去年有六个粮食亩产跨“长江”。全社两年平均亩产增长二百二十多斤,跨进先进行列。近几年来,县委认真抓了后进社、队领导班子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现在已有三十三个后进大队跨进了先进行列。
县委在抓各级领导班子革命化的建设中,注意首先搞好自身的革命化,每年都进行一次到二次开门整风,听取群众的批评,同基层干部一起总结经验教训。这样不仅教育了县委的同志,也使广大基层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们热爱自己所在公社、大队,有些同志把在外地的家属搬了去,决心在这里干一辈子,彻底改变这里的面貌。
扎扎实实地改变生产条件
到营口县的同志,只要去农村走一走,就会发现,营口县的各级干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很高,并且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营口西部地区过去是个涝洼塘,现在已经建成一个能蓄能泄、能排能灌、纵横交错的水利网,使三十多万亩低洼易涝的盐碱地,改造成为水田,最近两年来又把这些方块水田修成了有利于洗碱、机耕的平展展的大条田。在中部的平原和丘陵区,建设了许多机井、方塘、水库,许多耕地经过修整,已成为方田、园田,旱能灌,涝能排。在东部山区,常常在雨季暴发山洪的许多沟、谷,被一道道石墙闸住,建起层层梯田。到去年年底,每人已拥有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
营口的同志认为,搞农业生产,立足点必须放在抗灾的基础上。他们注意把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引导到扎扎实实地改变生产条件上。旗口公社和高坎公社,地挨地,沟挨沟,耕地数量、自然条件也基本相同。但是,十多年来,两个公社农业生产的发展却大不一样。高坎公社的干部和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不懈地改变生产条件,建设排灌站和涵、闸、渡槽,大修渠道和人工河,使全公社十多万亩耕地基本上摆脱了旱、涝、碱三害的威胁,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总产量一九六一年是二千多万斤,一九七一年已达到七千多万斤,亩产由二百多斤上升到六百多斤,总产和亩产都增加了两倍多。旗口公社却走了一段弯路。他们最初也象高坎公社一样,抓了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后来,在阶级敌人的煽动下,先后出现过三次扒排灌站、毁水田的问题,挫伤了广大群众改变生产条件的积极性。原来旗口公社粮食总产量比高坎公社还多,由于十多年来生产条件改变不大,到一九六九年反而低于高坎公社二千多万斤,亩产也一直在三、四百斤之间徘徊。
一九七○年,经过路线教育,旗口公社领导班子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吸取了在改变生产条件方面三次反复的经验教训,组织干部和群众认真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三年来,修建排灌站,加宽人工河,挖大渠,开水田,修条田、方田,改变了生产条件,一九七一年以来,这个公社粮食亩产已经稳定在《纲要》以上,并有十一个大队过“黄河”,总产显著增加。
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要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在搞好当年生产的基础上,坚持年年搞,并且不断提高标准,扩大范围。这是营口县许多社队的一条共同的经验。水源公社过去是一个著名的盐碱涝洼塘。解放后,特别是合作化以后,他们在搞好当年生产的前提下,年年坚持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几年来已建成一个河河相通、沟渠相连、排灌自如的水利网,粮食亩产逐年提高。他们的做法是,每年农忙时,集中主要力量搞当年增产;农闲时,除安排好力量为农忙做好准备工作外,集中主要力量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且首先抓住关键工程,力争当年完工,当年见效。同时,还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标准,扩大受益范围。他们先解决内涝,之后又着手解决盐碱问题。开始,他们在插秧前把水放进田里泡,使盐碱成分降低,后来他们学习外地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把原来的方块水田改为既有上水沟又有排水沟的条田,这样既有利于洗盐,又有利于机耕,把单产又提高了一步。他们在解决盐碱问题的同时,又在改土、选种、育苗、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这个公社的水源、胜利、先锋等大队,由于在这些方面搞得好,亩产都已达到千斤以上。
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几年来,营口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规模较大,所用的资金,除国家投资一小部分外,大部分是社、队的积累。而积累的主要来源,又主要是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靠多种经营的收入。
东部山区的吕王公社,是全县底子最薄的一个公社。由于耕地少,土质薄,产量低,前些年粮食不能自给。但是最近几年来,他们发展了多种经营,社队积累都有了增加。三年多来,这个公社从公共积累中拿出五十多万元用来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部地区的博洛卜公社,最近几年来多种经营项目由原来的十多种扩大到一百多种,每年收入达三百多万元。同时,还发展社办“五小”企业,促进了农业生产。
在营口县,多种经营同增产粮食的关系,对许多同志来说,经历了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山区的黄土岭公社先锋大队过去有一个时期,在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只吃山不治山,造成“守山无柴烧,种地吃返销”的落后局面。一九六五年,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队领导班子提高了觉悟和认识,发动群众治山治水,开展多种经营,社员收入显著提高,公共积累大量增加。兴修了大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并购买了大量的化肥,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二、三百斤一跃过“黄河”,摘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使原来的穷山沟变成了富山村。一些过去搬走的人,现在又搬了回来。
有一段时间,黄土岭公社的个别干部曾把先锋大队治理荒山、搞多种经营,看作是“只抓钱,不抓粮”,说他们路子走得不正。后来,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并到这个大队调查研究,认识到,在粮食产量较低的地方,没有多种经营为农业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粮食生产很难迅速搞上去。先锋大队以副养农,以副促农,不是路线不对,而是建设山区的榜样。于是他们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从而推动了全公社多种经营的广泛开展。去年,县委结合批修整风,认真总结了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经验,分清了路线是非,提高了抓多种经营的自觉性。现在,不论是山区平原,多种经营都有了广泛的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小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