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内蒙古文艺工作者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 积极创作反映草原人民新生活的音乐舞蹈作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24
第4版()
专栏:

内蒙古文艺工作者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
积极创作反映草原人民新生活的音乐舞蹈作品
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发展蒙古族舞蹈艺术和马头琴艺术。最近,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文化局举办蒙古族民族舞蹈基本功训练班和马头琴训练班,对来自全区各地的一些乌兰牧骑队员进行训练,使蒙古族舞蹈艺术和马头琴艺术进一步得到了普及和提高。
我国蒙古族人民喜爱以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他们的斗争和生活。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内蒙古自治区文艺工作者在继承蒙古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不少反映草原人民新生活的音乐舞蹈作品,受到广大牧民的欢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蒙古族舞蹈艺术整理小组,经过广泛的搜集、整理和加工,把优美健康的民族舞蹈动作加以归纳和分类,同时,创造了一部分新的舞蹈动作。这样,就使这些舞蹈动作在去芜存精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更能表现蒙古族人民的新生活,也更有利于推广和普及。例如,关于肩部的舞蹈动作,解放初期只有三种,现在已发展到十种。通过“软肩”、“碎肩”、“硬肩”、“柔肩”等不同的肩部动作,可以把牧民丰富的内心感情生动地表现出来。又如,关于“马步”的舞蹈动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只有十种,现在已经发展到十八种。“马步”动作和“肩”、“手”、“臂”动作联合起来,能够把牧民的丰富多彩的马背生活逼真地展现出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马头琴的演奏艺术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过去,马头琴在弓法上只有一个长弓,来回推拉;现在已经发展到短弓、跳弓、切弓、碎弓、抖弓等,而且在演奏中还有拨弹,更加强了气氛的活跃。过去马头琴音域比较窄,没有定调;现在已发展到低音、中音、高音三个八度音域。在演奏指法上以及马头琴的制作上,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创造。现在,马头琴不仅被用来演奏蒙古族乐曲,而且能演奏一些难度较大的革命样板戏中的音乐选段。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举办马头琴训练班,培养马头琴手,提高马头琴生产的质量和数量等措施,使马头琴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马头琴演奏队伍也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
随着蒙古族舞蹈艺术和马头琴艺术的发展,内蒙古草原上的文化艺术事业更加呈现出百花吐艳的新面貌。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指引下,自治区的文艺工作者和乌兰牧骑队员纷纷深入到草原牧区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和群众在一起,创作出许多深受贫下中牧和广大群众欢迎的好作品,如舞蹈《草原女民兵》、《欢乐的挤奶员》,马头琴乐曲《草原连着北京》、《草原新歌》等。这些作品,热情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歌颂伟大的共产党,歌颂草原上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反映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内蒙古草原蓬勃兴旺的动人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