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深入实际 深入群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5-29
第2版()
专栏:

深入实际 深入群众
湖南省东安县农具研究所
在农具研究工作中,是深入实际还是脱离实际,是依靠群众还是闭门造车,这是一个坚持什么方向、执行什么路线的大问题。我们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有一次,我们花了很多工夫研制了一部大型小麦播种机,满以为解决了生产上的大问题。可是,贫下中农却尖锐地批评说:“你们搞这样的机器,是鞋底绣花白费劲。”为什么好的愿望得不到好的结果呢?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的教导,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是脱离实际。原来我们县是水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只占百分之六,而且大部分是山地,地块又小。我们不从这一实际出发,单凭主观热情工作,认为“只要是为农业服务的,造什么机器都行”。这样搞出来的机器不对路,群众自然不欢迎。
我们从这次教训中认识到,搞农机研究必须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使科研、生产、使用相结合,因地制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经过实地调查,我们弄清了妨碍我们县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水利,于是决定把主攻方向定在研制提水机具上。我们分析了全县水利条件较差的十七个公社的水利情况:第一类,地下水较多的有七个公社;第二类,沿河微水头(水位落差小)较多的有五个公社;第三类,沿河高水头(水位落差大)较多的有五个公社。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我们先后为这三类地区研制和推广了不同类型的提水机具,使这些公社六万多亩耕地灌溉条件得到了改善,并扩大了稻田面积五千多亩。
水利问题基本解决后,我们又深入社队调查研究,发现舂米、轧花、磨粉等工具效率低,占用劳力多,而许多提水工具用的动力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于是,我们又进行加工工具和耕作机具的改革,先后改制和推广了碾米机、轧花机、切丝机、磨粉机、改良犁、插秧机、打稻机等,大大地节约了劳动力。
毛主席指出:“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过去有的技术人员认为,工农不懂机械,与工农结合不解决技术问题。由于这些错误思想作怪,我们所的科研工作一度进展不快。一九六九年,我们试制一台堆放式收割机。由于闭门造车,输送问题总是过不了关。有个技术员灰心泄气了,但贫下中农却鼓励他,与他一起分析研究多次试验失败的原因。这个技术员深受教育,与群众一起继续加以改进,终于突破了技术难关。
此后,我们坚持与工农群众一起搞选题、设计、制图和试制。新的农机具制造出来以后,我们又拿到群众中去试验,听取群众意见,加以改进。我们在研制“东安跃进一号插秧机”中,就是这样做的。这种插秧机使用效果较好,在全国水田机械化现场会上得到了好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