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祁连山下育马人——访青海省门源种马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06
第4版()
专栏:

祁连山下育马人
——访青海省门源种马场
春天,我们从高原古城西宁出发,翻越白雪皑皑、海拔四千多米的大板山脉,跨过冰雪封冻的浩门河水系,汽车沿着祁连山区蜿蜒的公路行驶,转入一条岔道,爬上一个高坡,就来到了祁连山下的青海省门源种马场。这里山峦起伏,草原辽阔。一群群经过选育的著名的浩门马、河曲马以及新培育的新型杂种马,散布在方圆百里的草滩和河谷。它们形态优美、膘肥体壮,时而举蹄扬鬃,尽情驰骋;时而引颈长鸣,遥相呼应。
据说,早在汉代就曾在这里屯垦养马;明朝时候,曾在这里的永安滩设有马场;清代至今,仍是一个马匹生产基地。可是解放初期,门源种马场只有一百六十匹马。解放后,经过多年培育,现在这个场已拥有各种良马三千六百匹。一九五四年以来,共向国家提供种马、农用役马和军马一万一千四百多匹,有力地支援了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
我们来到这里,马群立即向我们围拢,好象是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场革委会负责同志告诉我们:“这一群是杂种一代马,是祁宝寿同志饲放的,是全场有名的安全群”。我们仔细观看马匹,匹匹油光爽亮,个个体态丰满。
祁宝寿是个苦水里泡大的人。他对社会主义社会无比热爱。他不畏艰苦,精心为革命养马。开始培育出来的杂种马抗病力较弱,每年冬春都有一些马匹需要补饲。祁宝寿主动承担了这个艰巨任务。补饲一般都在晚上进行。海拔三千多米的祁连山区,冬春正是严寒季节,祁宝寿顶风冒雪,按时给马匹喂料、送草。为了更好地补饲马匹,尽管他的宿舍离马圈不过五十米,他仍然坚持把行李搬进露天马圈里。一冬又一冬,他负责补饲的瘦弱马和病马,无一匹损失。
常享利是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生,一九六一年分配来马场时,还是个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经过十多年的劳动锻炼和工作实践,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马匹育种的全套知识和技能,成为养马事业上一个新型的技术人员。
每年五月至八月,是马匹配种的繁忙季节。祁连山区的天气,变化莫测。不管什么样的天气,常享利都身穿背心,把手伸进母马的直肠,作母马的发情鉴定和妊娠检查。这些工作全部在室外进行,有时手冻僵了,胳膊酸疼了,稍微活动活动,又继续战斗。一年中有一百天,天天如此。
同育英,是一个被全场工人称赞的好兽医。马匹有病,他日夜守候在病马旁,和工人一起仔细观察病态,认真分析病情,对症下药,治好了不少疑难马病。
门源种马场党委书记孔海荣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在改良畜种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畜牧二大队第一分队,是门源种马场育种工作的试点单位。他们饲养的杂种一代马和杂种二代马驹,做到了无事故,无狼害,无丢失,成为全场有名的安全分队,一九七二年被评为全场学大寨的一面红旗。孔海荣虚心向工人群众请教,和他们一同总结出一套保证马匹生产
“优质、高产、稳定”的饲养管理经验,并在全场推广。
这里的人们,常常是夜深还在辛勤地工作着。各大队、各分队的马圈里,纯种马,杂种马,在夜班人员的照料下安然地吃草;起伏的祁连山上,工人们赶着马群,精心夜牧……。
每当一匹匹良种马奔赴生产第一线的时候,人们总会想起这些育马人的辛勤劳动。祁连山下的育马人正以矫健的步伐,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前进。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