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六户贫农办的一所小村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09
第3版()
专栏:

六户贫农办的一所小村学
陕西省宝鸡县凤阁岭公社孙家村四队,是个“一沟三岔六面坡,山高林深石头多”的偏僻小山村。它有六户贫农,四十口人。这里过去没有办过学校。“人老几辈不识字,男女老少睁眼瞎”。文件、报纸没人念,会计没人当,影响抓革命,促生产。他们盼望着有自己的学校,使孩子们都能上学。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六户贫农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自己动手,把小学校办到家门口。过去大队办的初小,离这里十五里路,儿童上学路远,还要过几次河,父母不放心。现在学校办在村口,上学很方便。全村十名学龄儿童,大的十三岁,小的六岁,都上了学。全村还有八名青壮年文盲,也上了村学的夜校,学政治,学文化。
根据农村生产、生活情况,安排教学时间。学校规定早晨、中午到校学习,下午让学生放牛、打猪草。农忙分散学,农闲集中学,下雨全天学,平时不歇星期天。春耕播种时,社员中午不回家,学生提前放学去送饭。农忙时,师生都下地劳动,抽空在地头学习。
“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学校办了小农场、林场、饲养场,种地两亩,栽了苹果、花椒、杨树三十五棵,养猪一头,鸡十多只。师生“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既培养了劳动观点,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为集体增加了收入。一九七一年,收获小麦六百零八斤,玉米一百五十斤,交售鸡蛋十一斤,猪一头,试种成功了棉花和油菜,收入一百一十一元。办学以来,这个学校没花国家一分钱,免收学生的学费、书费、文具费,添置了篮球、劳动工具、水桶、水壶等,一九七一年还节余三十五元。
教学内容结合实际。课本以省编教材为主,重点学语文、算术,并补充了当地的人名、地名、农具名、农活名、庄户杂字和应用文。
教员边教学,边劳动。原来村里没有一个识字的,就从外队请了一名念过四年半书的青年当教员,并兼队里的会计。教员每星期用二至三个下午参加队里劳动,其它时间用于教学。假期除参加公社办的教师学习班外,剩余的时间积极参加队里劳动。队里给教师记工分,公社每月给教师补贴。这样,教师的生活过得去,队里的负担也不重。
群众关心学校。六户贫农把学校的大小事都挂在心上。办学开始,社员主动腾房子,支桌凳,送灶具。随后又一起动手,打土坯,烧砖瓦,备木料,盖了三间房,做了五条长条凳。学校活动场地小,全村群众为学校平操场。他们还协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贫农说:“办学校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事,就得咱们和老师都来抓。”一次,有两个学生烧吃了队里的四穗玉米,教师和两位家长跟这两个学生谈话,对他俩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咱们要会唱,会讲,更重要的是要照着办。”在贫农和教师的教育帮助下,这两个小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劳动。他们看到一位贫农有病,就主动地去给抬水磨面,这位贫农十分感动地说:“咱村学教育的娃可真好啊。”
这个村学举办四年来,已收到很好的效果。四年级学生能写三、四百字的记叙文和大批判文章。八名上夜校的青壮年文盲,已有三人会记工算账;原来一位只识八十个字的贫农,现在已能读报和看书;有位一字不识的贫农在夜校学习后,已当了队里的出纳员。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