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新田迈新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11
第2版()
专栏:

新田迈新步
新田县是湘南第一个粮食亩产超《纲要》的县,在今年一月召开的湖南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上,省里给新田发了“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的奖状。新田县得奖不是第一次,但这次奖励,县委领导成员却感到很不安。
原来,这几年新田农业生产发展不够快,特别是在一九七○年超《纲要》后,连续三年亩产都在八百多斤左右徘徊。一些干部和群众议论:我们县超了《纲要》后,就扶着拐杖走路,总是“老八百”怎么能行呢?
为什么总是“老八百”
学大寨经验交流会以后,新田县委召开会议,研究为什么三年来步子迈得不快?增产幅度不大?大家提了很多意见,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有人认为水少、田瘦的新田县,由亩产三百来斤跨到八百多斤,已是爬山到了顶,过河到了岸,没有机械化,再上有困难。二是,有人有了荣誉后,胆子变小了,生怕步子迈大摔了跤,不敢创新业,只求守旧摊,平平稳稳过日子。
通过这次会议,县委头脑开始清醒过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以来,新田县较大规模治山、治水、改土、造田,生产条件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全县十七万五千多亩水田中,还有七万多亩不能旱涝保收,去年遇上大旱,一部分田只得改种旱粮。旱涝保收田,每人平均不到五分。即使水利已过关的田里,还有三分之一是低产田,长期亩产只有四、五百斤。还有,大面积种双季稻的历史不长,对晚稻种植还缺乏经验。耕地面积还不多,每人只有九分地,尚有二十多万亩荒山和丘陵可以开垦。
这样一检查,县委发现农田基本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增产潜力很大。所谓“爬山已到顶,过河已到岸”的观点是错误的。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按现有的生产水平,完全能够争取高产再高产。有些曾到昔阳县参观过的县委领导成员,还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昔阳县的人口、土地面积和新田县大致相等,新田的气候条件比昔阳好,可是农业发展的速度却比昔阳慢。为什么不能把步子迈大点呢?
经过这么一查一比,振奋了革命精神,明确了前进方向,大家决心要扔掉“拐杖”,跨上千里马,急起直追,争取更大的胜利。
“老八百”能不能突破?
县委召开了全县生产队长以上的干部大会,号召干部们帮助县委改进领导作风,总结交流经验,研究突破“老八百”的办法。
城关公社前进大队原来是一个“老八百”,一九六七年粮食超《纲要》后,以后几年一直徘徊不前。老支书郑井德想把农业快点搞上去,他到处张罗换良种,找化肥。但由于稻田水利没有搞好,黄泥土没有改良,换了良种,增施了化肥,也没增产。以后,他又组织社员们修水利和改土,可是劳动力又集中不起来。原来,有些生产队干部和社员跟他的想法不一致。他们说,粮食产量够高了,再要高产费劲大,不如花力气赚现钱。有些社员在农忙过后就外出赚钱去了。
事实教育了郑井德,就生产抓生产,不抓路线教育,徘徊状态是改变不了的。于是,党支部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批判资本主义倾向,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农副业的关系。社员们路线觉悟高,干活劲头大。一九七○年冬,全大队集中劳动力治水、改土、养猪、种菜,使旱涝保收面积由百分之四十扩大到百分之九十。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一跃达到一千五百多斤,一九七二年继续前进。人们称赞说:前进大队前进了!
城东公社欧家塘大队连续七年产量年年上升,去年亩产达到一千五百多斤。为什么这个队能不断前进年年创出新水平?干部们体会最深的一条是:取得成绩后不故步自封,不满足现状,不慕虚名,实事求是,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欧家塘、前进等大队的前后变化,给县委一个深刻的启示: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好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切实解决发展农业的方向道路问题,不断鼓干劲,争上游,改进领导作风,才能加速农业的发展。
认真改变作风
领导手中有典型,还要胸中有全局。新田县委对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作了通盘考虑,针对运动中的薄弱环节,狠抓后进队、改造低产田,争取大面积平衡增产。
为了实现这个规划,县委认真转变作风,他们批评了过去某些领导成员蹲点不下苦功夫,抓抓放放的不良作风,重新规定,县委领导成员除留一人在家值班外,都要长期深入基层蹲点,抓后进队。
县委书记谭志先选了谭田大队作为自己的点。这个大队原来是县里的先进单位,是县委的老点。由于放松领导,变成所谓“上不去,垮不下”的“老大难”单位。县委书记到这个队蹲点后,狠抓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联系实际开展批修整风,言传身教坚持参加劳动,和社员们一身泥一身汗地干。去冬今春,开了一条大排洪渠,使九百亩稻田免除洪水为患,又在一条旧河床上筑坝填土,造出大片良田。群众高兴地说:“过去是修修补补,这次是大刀阔斧,今年有指望了。”
县委其他领导成员也抢着挑重担,到艰苦的地方去,到“老大难”单位去。县委副书记王戊元为了研究改造低产田的措施,在大坪塘大队蹲点,和群众一起参加集体劳动,总结出在远田地区建立养猪场的经验。这个大队,把一部分集体猪场搬到边远田的山岗上去,就地养猪,就地送肥,解决了运肥路远的困难,保证了远田有充足的肥料。王戊元组织那些村庄集中、远田较多的大队来参观,给全县改造低产田提供了有效的办法。
有一位瑶族出身的县委委员,离开瑶山到县委机关工作十多年了。他过去以为能离开瑶山到城里工作,是瑶族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表现,组织上曾想调他回去加强瑶山领导,他不愿意。这次,他坚决执行县委加强后进社队领导的决定,愉快地打起背包,重回瑶山门楼下公社,和瑶族兄弟们一起研究如何加快瑶山发展的措施,很快掀起了开垦大寨式梯田,扩大粮食面积,广种茶叶,发展多种经营等活动。
广大干部以下基层为荣,到后进队去为乐。今春以来,大批机关干部深入到全县三分之一的大队去,长期蹲点,了解全过程。他们决心一抓到底,彻底改变生产面貌。现在,全县出现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热气腾腾的新局面。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