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踏遍万重山 找出新水源——记山东省地质局水文地质队山区支农抗旱小组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15
第3版()
专栏:

踏遍万重山 找出新水源
——记山东省地质局水文地质队山区支农抗旱小组的事迹
山东省地质局水文地质队山区支农抗旱小组,共有十一名工人和技术人员。七年来,他们深入泰、沂、蒙山区,调查研究,摸索山区地下水的储存分布规律,在一些长期被认为“无水”、“贫水”和水位低的“深水”的地方,找到了“富水”和水位高的“浅水”,选定了近万个井位和钻孔位置,为支农抗旱作出了贡献,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称赞。
泰、沂、蒙山区自古缺水。解放以后,贫下中农筑坝蓄水,开山修渠,使山区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为了进一步帮助山区人民解决农业用水,支农抗旱小组在一九六六年来到泰、沂、蒙山区。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教导,翻山越岭,访问群众,实地踏勘,决心为山区人民找出新水源。
泰安县崅浴公社杨官庄,座落在一个土岭上,四周都是山。这里先后打过四十七眼井,眼眼不见水,因此被称为“干巴岭”。支农抗旱小组的同志,冒着随时都有可能塌方、落石的危险,下到井底,逐个检查了四十七眼干井的地质构造、岩石变化。同时,又和贫下中农一起,逐山逐沟地详细察看地形、岩性。当他们发现邻村社员在青石断层周围打出一眼水井时,立即引起了注意。为什么在断层周围能打出水来呢?他们顺藤摸瓜,进一步探索地下水的变化规律,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地下水在有空隙的岩石里,沿着一定的倾斜方向流动,当它遇到结构密致的断层时,就会因为受阻而聚存起来。根据这种规律,他们把钻孔位置定在杨官庄庄北的半山沟里。经钻探施工,地下水面距离地表只有十米,每天出水七百多吨。从此,“干巴岭”结束了无水的历史。支农抗旱小组依据这种断层阻水的规律,又为地处青石山区的历城县的中泉、章丘县的横河、淄博市的蛟龙等严重缺水的村庄,找到了新水源,打出了一眼又一眼井泉。
要认识地下水运动的规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在“雨天清水遍地流,雨过滴水贵如油”的莱芜县上游公社葫垛萝大队,支农抗旱小组遇到了新情况。这里大部分山沟被不漏水的“页岩层”即通常说的“姜石板”覆盖着。小组的同志跑了一天,也没有选出一个合适的井位。夜深人静了,找水队员聚在煤油灯下学习毛主席著作。毛主席教导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对照毛主席的教导,大家认识到,要想找到新水源,必须对周围环境“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仅仅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是不行的。第二天一早,他们就采取访问老农和全面勘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始了更加周密的调查。终于在一个由页岩构成的小山头的低洼处,发现了一股细弱的泉水。他们很快选定了新的井位。经过社员群众一个月的艰苦奋斗,一眼九米深、水量丰富的水井终于打成了。井里出水那天,全村男女老少都闻讯赶来,看着不断上涌的井泉,不少人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支农抗旱小组的同志为了给贫下中农找到更多的水源,开出更多的甜水井,自己甘心吃大苦,耐大劳。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他们特别注意向群众学习,并发动群众一道工作。他们广泛搜集民间的找水谚语,并且结合自己的实践,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教材,供县、社、队的找水人员学习。在泰安地区,他们还采取办学习班和带徒弟的办法,培养了二十三名找水技术人员。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