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18
第2版()
专栏:

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快
辽宁省敖汉旗种羊场五分场党支部书记赵乃勤说:“步行比骑驴快!”
他怎么得出这一结论呢?事情是这样的。
一九六二年,赵乃勤调到五分场工作。这个分场以养羊为主,兼种饲草和饲料,是个风沙大、水源缺、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后进单位。分场有六个生产队,分布在东西十五里,南北八里的草原上。赵乃勤恐怕工作抓得不及时、不全面,就骑着毛驴,从这个队转到那个队,一天到晚布置工作,检查工作。可是,忙了几年,饲料基地的基本建设没有动,草场退化越来越严重,饲料还是不能自给,年年需总场调拨。
整党建党运动中,群众批评他脱离实际,工作不扎实,不过细。这使赵乃勤受到很大震动,他反复学习毛主席有关发扬党的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教导,想到自己虽有满腔热忱,但是工作不深入,脱离了群众,抓不到问题的实质,办法出不到点子上,话说不到群众的心坎里,虽然骑驴到处走,赶路的进度快了,实际上工作的进程慢了。找到了根子,赵乃勤决心转变作风,毅然抛掉四条腿的驴,用自己的两条腿走路。他走到哪里就和群众一块劳动,调查研究。群众有话就向他说,有情况就向他反映。这样,赵乃勤掌握的情况多了、深了、细了,能够比较正确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生产,调动了群众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去年,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到了秋八月,草还没长到脚面子高。一些人认为一九七二年还得调草。可是,赵乃勤在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了解到饲草过去不能自给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落实党的按劳分配政策,影响了群众打草的积极性。于是,他走遍各个草场,在同群众一起打草中,亲自订出各类草场打草的合理计酬办法,使劳动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七十,饲草贮备有史以来第一次达到了自给。第四生产队,过去每年都得调进三万多斤饲草,去年不但没调进,反而调出了三万七千多斤。
赵乃勤深入各个牧场、生产队,把在面上发现的普遍性的问题,带到一个点上,认真解决,取得经验,全面推广。这个分场种植的饲草和饲料,长期以来,靠天等雨,饲草和饲料收成不好。场部号召实行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扩大牧场。赵乃勤骑驴喊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起色。一九七一年春,他带着这个问题到第一生产队蹲点,带头批判懦夫懒汉世界观,检查自己过去不深入实际的错误,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种了二十一亩高产饲草田,平均亩产饲草八千多斤,比一般田提高二十倍。这个事实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并为科学种田打开了局面。一九七二年全分场打了十几眼井,搞起了四百亩高产畦田。
赵乃勤感慨地说:“步行两年办出来的事情,骑驴十年没有办到啊!”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